他理直氣壯到“朕每日抱怨的事那么多,哪全記得。不過準噶爾確實都不老實,得把他們完全打服,否則還會再生事端。”
胤礽對康熙的戰略眼光很佩服。
確實如康熙所言,噶爾丹死后,和噶爾丹敵對的侄子在準噶爾恢復實力之后,再次與大清敵對。
四弟弟的戰略眼光和他的視力一樣都很弱,敗得一塌糊涂;乾隆雖然諸多不好,打仗時戰略眼光是真的好。
胤礽想,如果四弟弟還能把弘歷這個兒子生出來,把弘歷丟到海外去打仗其實很不錯。
康熙已經意識到了準噶爾的野心,不是一個兩個首領,而是整個貴族階層的野心。而且他們已經和沙俄走的太近,融合太深,完全成為沙俄的排頭兵。
所以康熙親征的時候,是想一舉打到準噶爾本部,把準噶爾直接打服氣。
但八旗那避戰的老毛病又來了。
裕親王能贏的前提下要和什么談
因為裕親王福全雖然名義上是總領帥,其實八旗軍隊各自有自己的“主子”。當這群“主子”聯合起來和他建議,他必須聽從。
若現在就把噶爾丹一鼓作氣剿滅了,八旗軍隊去哪繼續吃餉
他們能把三藩之亂拖好幾年,恨上趙良棟這個迅速結束三藩之亂的漢將。遠征準噶爾,他們也會故技重施,拖延戰局,多吃糧餉。
康熙也意識到這一點,才會親征。但無奈的是,他在能迅速結束戰局的時候生病返程,沒能如愿壓制住八旗軍隊,導致戰局失利。
錯過了一鼓作氣的機會,噶爾丹和大清打起了游擊,準噶爾本部也成功遷徙逃脫。康熙精力了二征三征才解決了噶爾丹,且已經沒有能力去追擊準噶爾本部。
贏了,又沒完全贏。
三征準噶爾,把康熙的年輕銳氣都打沒了。之后康熙的政策趨于保守,也錯過了改編八旗軍隊的機會。
“汗阿瑪,若要攻打準噶爾,我們需要有一支只忠于汗阿瑪的軍隊。”胤礽建議,“否則兒子擔心,他們會在快要獲勝的時候,故意把噶爾丹放跑。”
康熙眼皮子跳了跳“這么大膽”
胤礽道“他們已經知道汗阿瑪的底線,即使他們造成了巨大戰略失誤,也不過是削爵降職,削掉的爵位還是會給其他子嗣繼承,這懲罰不痛不癢。”
康熙沒說話。
胤礽繼續給康熙捏肩膀捶背“而且汗阿瑪平三藩、收臺灣、驅沙俄,戰果赫赫,且國庫也沒有打垮,反而越打越多,他們一定很害怕汗阿瑪再次干凈利落的贏得大勝。”
康熙閉上眼“朕成為一個功績顯赫的君王,朕的大清成為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他們倒是很不安了。”
胤礽道“帝王強大,臣子就會弱小。汗阿瑪不氣。”
康熙嘆了口氣,睜眼道“朕不氣。朕已經領先他們很大一步。大學真是建得好。羅斯國送上門來給我們練兵,也非常好。”
康熙笑了兩聲,拍了拍胤礽給他捏肩膀的手“別捏了,說正事。漠西蒙古來人,聽聞你射箭的功夫,要讓族里最厲害的神箭手和你比一比。”
胤礽坐進康熙讓開的半邊椅子上,玩著康熙丟桌上的寶石匕首道“這次他們不敢讓自己的子嗣來和我比了”
“喜歡你不是不喜歡太過華麗的東西這東西花里胡哨,你改愛好了拿去吧。”康熙道,“這次他們要射鷹,你有信心你的小手臂,可拉不開強弓。”
胤礽道“胤禛一直饞大哥那里的花里胡哨的匕首。我把刃磨鈍了,送給四弟弟玩。”
他把寶石匕首踹袖子里后,道“強弓趙師傅帶來了戴梓新制造的火。槍。兒子要告訴他們,時代變了。”
康熙聽到戴梓這個名字就開始皺眉。
戴梓的確有才華,但天天寫些針砭時弊的歪詩,把康熙治下的大清貶為一文不值,康熙實在是不喜歡他。
“他在臺灣還老實嗎”康熙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