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談話,前明逃民本以為是刀懸在腦袋上的殺頭預演,結果一群人圍著胤礽嘰里呱啦的說個不停,完全忘記了上下尊卑。
有年紀大的人握著胤礽的手上下使勁搖晃,那看胤礽的眼神,不像是看太子,倒像是看自家溺愛的孫子了。
胤礽身后的臣子侍衛們不由交換了一個無奈的眼色,連鄂倫岱和噶禮這兩個不對付的人都不由相對嘆氣。
太子決定前來和前明逃民談話時,一張小臉滿是忐忑不安,總認為自己做不好。
他在剩下的臣子侍衛中扒拉了許久,帶足了他認為有用的人,才鼓足勇氣過來。
在這位仁善的小太子眼中,與老百姓談話,比和柬埔寨國王、前廣南國世子要緊張許多。
這群人也鼓足了勁,打足了腹稿,要讓太子殿下知道自己的本事。
可現在
太子殿下在這一群口音古怪的逃民中如魚得水,哪還有需要他們的地方
這太子真是神了。從運籌帷幄,到安撫眾民,三國志中的諸葛武侯恐怕也不過如此吧
胤礽到沒認為自己在安撫民眾,他就是簡簡單單的拉個家常嘮個嗑。
這拉個家常嘮個嗑誰不會啊
這個時代的人還真不會。
別說以胤礽的身份,黎民百姓說話時他“嗯”一聲,對方都要激動許久。便是沒有這一層身份,一個俊俏的小郎君認真地注視著你的眼睛,傾聽著你的苦惱,溫言細語的安慰,還能提出有用的意見若胤礽不是太子,這里的人大概就要瘋狂為胤礽說親了。
一場談話茶水廢了不少,點心吃了不少,待結束之后,這群人都自稱大清巨港人,再不提什么逃民遺民。
胤礽見有效果,便多組織了幾次談話。
他分門別類,和地方豪強談話,也和流落在此的讀書人談話;和商賈豪富談話,也和種地的老農捕魚的老漁民談話他甚至還找來了當地的土著和留在此處的歐羅巴人。
胤礽因為有記憶掛,語言天賦極強。
下南洋的人多是兩廣百姓,他早早就學了兩廣一些通用的方言;來到此處之后,他又學了一些當地的土話。
最初他還只是多傾聽,很快他就能和人聊得很開心。
胤礽拿了一個小板子,用木炭筆和這些人一邊聊一邊寫寫畫畫,教他們一些東西。
每過幾日,胤礽就在當地有了“神子”“圣子”的綽號。
胤礽不忘為康熙宣傳,總說自己一身本事都是康熙教的。于是康熙在當地就變成了圣人。
以前順治背鍋,現在康熙背鍋,胤礽用得很熟練。
連大清使臣們都信了。
太子是皇上教的,那么皇上肯定也這么厲害吧
“肯定個屁。”胤禔沒好氣道,“你怎么老給他臉上貼金”
胤礽無奈道“請稱呼那個他為咱們尊敬的皇父。太子的聲望怎么能比皇上的聲望強大哥你還用問我”
“哦。”胤禔翻白眼,“嘶,輕點。”
胤礽沒好氣道“重點你才知道疼。我都說讓你悠著點,你怎么又和人打架,還親自上雖然大哥厲害,但咱們年紀小啊,你看,手臂被劃拉了這么大一條口子,我”
見胤礽一邊給自己換藥,一邊又嘮叨開了,胤禔再次翻白眼。
就是不小心被刀鋒擦了一條口子而已,他都道歉了,弟弟怎么還在啰嗦
胤禔帶著侍衛去當地官員府邸接收荷蘭的殖民地,荷蘭人不愿意乖乖把地交出來。
就算本土被打了又如何只要上面的調令沒下來,這地方仍舊是荷蘭的。
胤禔是個暴脾氣,對方也是個暴脾氣,兩人抽出刀開始比劃,爭吵聲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