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終于端起了自己身為公爵寵臣的禮儀,認認真真地再次向胤礽行了家臣的禮,表達了自己愿意跟著胤礽離開的心意。
胤礽松了一口氣。
現在的歐洲的階級尊卑觀念仍舊很嚴格。其實以后歐洲大革命砍了皇帝的頭后,貴族和平民之間的階級尊卑觀念也很嚴格,并不是一些人臆想的就人人平等了。
試問中國古代改朝換代時,逼死的皇帝還少嗎平民們經常起義,經常讓著要打到皇宮砍死皇帝。
但不造反的時候,平民見到官老爺和皇帝,還是畢恭畢敬。
歐洲也一樣。
何況現在歐洲還沒有平民造反呢。
縱觀中西方歷史,只有中國有“禮賢下士”的描述。而胤礽這已經不能叫禮賢下士,而是平等相處了。
這對一個剛被貴族老爺拋棄的家臣而言,簡直是見到了圣子。
萊布尼茨信教,雖不算是天主教,而是“自然神學”,新教派的一種,但只要信仰耶穌,他們都相信“自殺會下地獄”。
胤礽就是將他從地獄中拯救出來的人。
這樣的人不是圣子是什么
胤礽見萊布尼茨仍舊很激動,暫時無法投入研究,便派了一個懂德語的內侍照顧萊布尼茨,順便教萊布尼茨漢語,讓萊布尼茨好好休息。
他又吩咐,給萊布尼茨和其家人在莊園里專門安排了一處小房子,增加了待遇,還給其采買了幾個仆人,幫他照顧家人。
做完這些之后,胤礽又去找胤禔,一同給其他被“請”來的人面試。
胤礽看了一圈這些人的名字,好吧,他真的記不起來這些人中有沒有遺漏的大佬了。
畢竟,萊布尼茨的名字他都不知道。就算有,估計他也不認識。
但這些人都很有真才實學,甚至有人已經拿著常泰給他們的公式定理反推出了過程。
胤礽很驚訝。
就算知道結論,要推論出驗證過程也非常難。
許多科學研究,都是先有“猜想”,然后朝著“猜想”努力。
胤礽的小本本,就相當于記載了許多“猜想”,讓他們去完成論證。唯一與“猜想”不同的是,胤礽記載的理論已經確認正確,已經有人驗證過了。
但這驗證難度,不一定就降低了。
都是人才啊。
胤礽十分欣慰。他甄選人才的辦法果然是正確的。
誰說歷史中已經有名的人物才是人才這些人才的光芒掩蓋下,或許藏著無數有才華,但沒有機會發表論文,讓自己揚名的人。
而他,將幫助這些人走進歷史課本,成為科學界新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