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伙奇怪的人來看過她,過了一段時間,那伙人又回來了,并且帶來了更多財帛人手。他們給王驄上了香,還說要接王言卿入京。
親戚們的嘴臉頓時大變,十里八鄉都知道王家祖墳冒了青煙,王驄被貴人賞識,王言卿要進城里享福了。村民們不知道鎮遠侯是什么概念,只知道是個很高的官,主管大同府所有部隊。那些刻薄的叔嬸紛紛變臉,爭相搶奪王言卿,還想騙王言卿改口,將他們自家閨女帶過去。
王言卿雖然才七歲,但生活早已教會她人情冷暖,察言觀色。她一個子都沒有給那些所謂親戚留下,沉默地跟著傅鉞的部隊,來到她一無所知的北京城。
那時候,她還不知她要進入怎樣一個世界。她知道世界上有窮人有富人,有官差有農民,但沒想到,階級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進宣武門后,沿途每一樣東西都是她想都不敢想的繁華,她暈乎乎地隨著馬車左拐右拐,最后,駛入一座威武雄渾的宅子中。
王言卿下車時,被眼前的景象嚇得一句話不敢多說,一步不敢多走。高門大戶,不怒自威,侍從躬著手走來走去,隨便一個掃地婆子都比村長家穿的好。這就是她接下來要生活的地方嗎
王言卿正茫然無措時,身后忽然傳來一個少年聲音“這是誰”
她回頭,看到一個貴氣華庭的少年,年紀十歲上下,已經長得修長挺拔,儀表堂堂。身邊人轉了態度,討好道“二少爺,這就是侯爺收養的那個孤女。”
少年盯著她看了好一會,似乎終于想起些印象,問“叫什么名字”
“回二少爺,她叫王”
“沒問你。”少年淡淡瞥了仆從一眼,對王言卿抬了抬下巴,“讓她說。”
雖然還沒介紹,但王言卿已經明白情況了。她垂下頭,乖乖巧巧回道“回二少爺,我叫王言卿。”
少年似乎難得見來了一個同齡人,親自帶她去見鎮遠侯。之后,王言卿才了解到,給她領路的少年是傅鉞的孫子傅霆州。雖眾人稱呼他為二少爺,但孫輩中活著的男郎只有他一個,已是眾人默認的世子了。鎮遠侯府那么熱鬧,因為那天正好是傅霆州的生辰。
后來傅霆州一直開玩笑,說王言卿是上天送給他的生辰禮物,正好他心情不好,出來散心,一轉彎便看到了王言卿。
傅鉞見了王言卿很高興,王驄年紀和傅鉞的兒子差不多,為人又機靈討喜,他私心里一直把王驄當孩子看待。沒想到王驄的女兒卻冰雪可愛,一點不似王驄淘氣。
傅鉞一生戎馬,雷厲風行,訓兵時的嗓門在營地外都能聽到,初一見這樣軟糯糯的小姑娘,心都要融化了。正好王言卿的年紀和傅霆州差不多大,傅鉞便將兩個孩子放在身邊,親自教養。
說起這個,其實還有另一樁官司。傅鉞常年征戰在外,打起仗來一連好幾年不回家。傅鉞的兒子傅昌被老妻溺愛,后來搬到京城,又成了侯爺的兒子,慢慢的,便養出一身壞毛病。
等傅鉞從大同調回京師后,見兒子眠花宿柳、斗雞走馬,氣得大發雷霆。但那時候傅昌都快三十了,談何改造傅鉞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實在糾正不過來,索性眼不見為凈,專心教起孫子來。
他這些年征戰不易,萬不能將偌大家業交給敗家兒孫。幸而傅霆州還小,現在教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