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道了聲不敢,進里面傳話。沒一會,皇帝身邊的張佐親自迎出來,道“陸大人,里面請。”
陸珩和張佐問好后,穩步朝殿內走去。乾清宮內,皇帝正在榻上打坐,陸珩給皇帝行禮“臣參見皇上,圣上萬歲。”
皇帝應了聲,依然保持著打坐姿態。陸珩觀察皇帝臉色,說“圣上今日氣色極佳,面色紅潤,氣息穩繼,看來留仙丹效果不錯。”
皇帝神情一直淡淡的,聽到這里他臉上終于露出些笑意,頗為自得道“你也看出來了朕服用后覺得身體輕便很多,早起也不像以前那樣心悸了,邵天師所說的醮祭之法確有其用。”
陸珩陪著皇帝論了會道,皇帝說高興了,問“你來有什么事”
陸珩說“皇上,臣前些天接到一個案子,左思右想始終覺得有疑點,想出京親自去看一看。”
皇帝和陸珩是認識了十來年的人了,說話口吻都很隨意。皇帝問“什么案子”
陸珩把梁衛繼妻告長女通奸的案子又給皇帝說了一遍,最后,陸珩說“一個十六歲的小姑娘父孝期間通奸,實在有違常理。就算這是真的,男歡女愛也是人之常情,罪不至死。這就判梁氏女死刑,未免太嚴苛。”
皇帝十四歲來到京城登基,剛開始可能水土不服,皇帝一病多年,好幾次險些過去了,那段時間宮里都覺得皇帝活不過二十。后來道士入京,慢慢給皇帝調養身體,他才逐漸硬朗起來。即便如此,皇帝也氣喘咳嗽,體虛多病,和陸珩這種上天入地、精力充沛的身體不能比。
太醫治了那么久都沒有治好,道士卻做到了。他們救回了皇帝的命,而且在道士的調養下,皇帝身體越來越好。所以皇帝不信太醫,不信佛祖,唯獨信道。
道家不像佛家一樣禁欲,講究寬厚、道德、陰陽和諧,皇帝轉念一想也對,女孩子年紀到了,春心萌動乃人之常情,哪值得喊打喊殺皇帝點點頭,說“既然你覺得有疑,那就去核查一遍吧。”
陸珩低頭應下,眼中飛快劃過一陣暗芒。他一字沒提陳寅,但已給陳寅告了一狀。皇帝是聰明人,之后他肯定會查這個案子是怎么回事,自然會知道陳寅已經把這個案子定了。甚至陸珩繞過陳寅來和皇帝稟報的心思,皇帝也能猜到。
這就是陸珩和皇帝的相處之道,對付一個聰明人,永遠不要試圖操縱他。陸珩就把自己的心思明明白白擺給皇帝看,皇帝看穿了,便也愿意容忍。
說白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也是人之常情。對于這些出自人性本能的欲望,皇帝都能接受。他真正不能接受的,是欺騙。
陸珩目的達成,正打算告退,忽然聽到皇帝問“張永、蕭敬一案查的怎么樣了”
陸珩心中微微一凜,說“臣正在查。”
皇帝點點頭,沒有后話,似乎只是隨口一問。而陸珩卻知道,皇帝沒耐心了。
最晚半個月,皇帝就要看到結果了。
陸珩行禮后退出宮殿,他走出乾清門,腳步逐漸加快。走到左順門時,他迎面和另一個人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