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長公主在宮門口當著齊國公的面將齊國公府二公子魏頤強搶走的消息已經傳遍了京城。
早朝上,皇帝收到了許多官員對長公主行為荒唐有辱皇家名聲的彈劾。
只是皇帝卻始終偏袒著自己的親姐姐,不肯懲罰長公主,左右而言他的說“這個長公主欣賞魏頤的才華,請人入府去談論詩詞歌賦,也是雅事一件,諸卿何必小題大做呢”
要皇帝自己說,他覺得自己阿姐愿意寵幸魏頤,還是魏頤占了便宜呢,他一個大男人還會吃虧不成
一開始皇帝還有點為自己姐姐感到心虛理虧,但隨著朝臣們彈劾得越來越過分,把自己姐姐說成是當世第一妖女蕩婦,皇帝就怒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在皇帝看來自己的姐姐是皇家公主,是君,她想寵幸幾個臣子,那難道不是他們的榮幸嗎
皇帝自大又傲慢的想法與自己親姐姐長公主如出一轍,姐弟倆都是那種他們最高貴愿意強逼別人臣服都是別人榮幸的傲慢之人。
所以在彈劾指責長公主的人越來越多后,皇帝就越跟他們對著來,力挺自己姐姐,堅決不肯給予任何懲罰,連口頭警告訓斥都不給。
齊國公在朝堂上看著皇帝對自己怒目而視,心中苦笑的低下了頭,不敢跟皇帝硬剛到底。
魏家幾代人的謀劃,不能斷在他這里,齊國公很清楚皇帝的任性與霸道,若是硬剛下去,皇帝不僅不會妥協,反而會以莫須有的罪名將齊國公府抄家問罪。
若是齊國公府行得正做得直,就算抄家也不怕,只會讓朝臣們更加感到兔死狐悲,唇亡齒寒,越發的團結到一起為齊國公府說話,對抗一意孤行的皇帝。
偏偏齊國公府里有太多見不得人的東西,一旦被查出來,就不是抄家的事了,那是滅九族的大罪啊。到時候現在這些支持齊國公府的朝臣們,一個個保證落井下石得比誰都快。
所以齊國公根本不敢在這個時候得罪皇帝,面對皇帝的怒目而視,他沉默了。
受害人的父親都沉默了,這讓那些為齊國公府說話的朝臣們十分心寒我們為了你兒子跟皇帝作對,結果你自己倒是怕皇帝怪罪沉默了,不追究了,那我們做的這些算什么從見義勇為變成了多管閑事啊。
這些為齊國公府說話的朝臣一個個心里都非常不爽,即使再看不慣長公主的囂張跋扈,也覺得齊國公太軟骨頭。
對他們來說齊國公的沉默就形同背叛,一時間齊國公府都被他們給默契的孤立了起來。
誰也不愿意再幫魏頤說話求情了,畢竟他們怕自己好心幫忙,反被齊國公府捅刀啊。
于是若依大庭廣眾之下強搶魏頤這件事,就在齊國公的沉默下,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