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事情告一段落后,皇帝才想起還有主謀魏家沒解決。
因為改革開端很順利,皇帝心情很好,就對魏家造反的怒火沒有那么旺盛了。
皇帝在首輔的勸諫下,決定只誅首惡,放過無辜之人。
魏家九族數千人,除了跟齊國公有勾結摻和進造反中去的魏家人之外,還有毫不知情的無辜之人。
皇帝在命人調查清楚哪些人無辜哪些人有罪之后,就下旨釋放了無辜之人,大多都是一些老弱婦孺和偏遠旁支子弟,只是這些人就算被放走了,也是家產被抄沒,幾代內不得讀書科舉,以后基本沒有什么翻身余地了。
那些不知情但無意中涉及進造反之事當中去了,比如說齊國公造反需要收購糧草,魏家族內那些不知造反內情,只是因為受到齊國公的命令,負責一小部分糧食采購的族人,這些人可以說是非常倒霉了,純屬被利用了。但他們摻和進造反中卻是不爭的事實。
皇帝也網開一面,只是將他們抄家流放。
比起那些真正參與進了造反之中,還有主謀幫兇的齊國公等人,皇帝是直接毫不留情的全部判了斬首。
這些斬首的罪人的家屬,若是不知情,便也判了抄家流放,若是知情,那就是一起斬首示眾了。
魏忌和魏頤兩人作為齊國公這個首惡的嫡子,雖然不知情,但也應該被判流放。不過皇帝看在他們是自己阿姐的面首的份兒上,把他們的流放判為。
齊國公夫人倒是被判了流放,因為受了牽連,齊國公夫人的娘家也倒了,好在她得知自己兩個兒子因為留在了長公主府里,沒有受到多少牽連,頓時就放下了一直提著的心。
本就在天牢中因憂慮生了重病的她,在提著的那口氣松掉之后,很快就病逝了。
齊國公夫人死的時機很巧,倒是不必受流放的苦了。
給齊國公夫人處理后事的是魏忌身邊的書童阿墨,因為魏忌和魏頤被皇帝判了,不能離開監視的人和長公主府,魏頤身邊也沒有得用的下人,只有魏忌身邊有個阿墨方便使喚。
而齊國公的其他小妾庶子也全都一起踏上了流放之路,這輩子也沒有翻身機會了。
相較來說,倒是以前被嘲笑淪為長公主男寵的魏忌和魏頤兄弟倆的下場最好,雖說是被著,但在長公主府里好吃好喝的不受苦,已經足夠優待了。
若依深知主角光環的恐怖,男主魏頤不是那么好弄死的,所以她命人死死的盯住魏忌和魏頤兄弟倆,連他們吃飯吃了哪幾個菜都一清二楚,不給他們絲毫翻身的機會。
這個方法確實很有效,就算魏頤再怎么有男主光環罩著,在與外界接觸不到,手里又沒有任何資源的情況下,也是無計可施的。
再加上還有一個總是攛掇著他一起去爭寵的魏忌在身邊,魏頤實在很難提起復仇之心。
若依的長公主生涯過得很愉快,不需要考慮事業,不需要操心劇情,只顧著享樂瀟灑,每天最大的煩惱無非就是這也喜歡那也喜歡,她到底先喜歡誰呢。
皇帝和首輔的改革計劃很成功,原本漸漸走下坡路的大周皇朝又重新燃起了生機,開始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