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沈郁態度已經堅決得一定要這么做,醫生只得寫了一些藥物名稱。把病例遞給他“去二樓繳費,旁邊藥房就能領取了。”
沈郁點了點頭,道了聲“謝謝”。
藥盒上不良癥狀加起來有三套理綜卷那么多,但沈郁只瞟過一眼,就當場混水喝下去了一粒。
那種服藥之后感覺很奇妙。好像一些不理智念頭和本能都被克制住了,沉熄在他體內。
但是實際上,這是一些毒蛇斂著信子被迫蟄伏,以圖謀下次有可趁之機更加猛烈地爆發;還是真正地永遠解決了問題,沈郁也不知道。
“下個月是藝術節,咱們班得出個節目。”
一天下晚自習,老班在講臺上說。
沈郁沒想到,他才開了這個藥,竟然就這么快地派上了用場。
藝術節一般都是全班一起參加,共同演繹一個成品。而這種時候,也是原本可以沒什么肢體接觸兩個人之間,互動最頻繁、最親密時候。
“去年咱們班弄是唱歌,我看不少班級也是這樣。”老班笑呵呵地說“要不今年,我們改改花樣”
下面七嘴八舌地吵鬧了一陣兒,老班問“你們有什么想法沒有”
人人都有偏好,便不得不使用不記名投票來解決。
最后定下來是戲劇。
劇本名稱是小國王。
講述一個小國王幼年為孤,被壞大臣們當做傀儡。然后終于出現一個正義騎士,解救小國王,讓國家重新恢復安寧故事。
這個戲劇里比較重要角色有小國王、正義騎士、貪婪大臣,以及一眾奴仆等,共計三十多人。
其他人則都被劃分為劇組幕后人員,負責打光場景布置等等。
劇本剛一確定,楚俏小弟們就給他搶來了“小國王”這一核心角色。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角色最舒服。基本全程都是在坐在那兒什么也不用干,臺詞也沒多少。說最多就是“嗯”,“好”,“甚佳”等等
唯一一個超過超過十個字臺詞,就是
“噢,我騎士,謝謝。本王現在賜與你勛章。”
小弟們非常會做人,非常懂事,立馬把這個存在感十足也沒什么困難角色搶過來孝敬給了楚俏。
楚俏一開始還擔心過沈郁會不會是騎士角色。這樣他就得很多地和沈郁互動了,而他每次和沈郁過近接觸,都有一種危機感
好像獵物被盯住,不知道何時就會被拆之入腹那種害怕感覺。
萬幸是,沈郁沒有。他選了導演。
也有人強烈建議沈郁演騎士,但是被沈郁拒絕了。
“班長那顏值,不演騎士就是暴殄天物嗚嗚嗚。”
班里不少沈郁信徒都說“矮了拿配劍就跟個傻子似;高個兒站在臺上像個樁子。班長身高多合適啊而且班長又是校草,往那兒一站,都是給咱們班爭光。居然轉去幕后,那不是暴殄天物嗎”
“算了,咱們應該尊重班長選擇啦,人家不愿意幕前,幕后也挺好。”也有同學說。
老班也說“什么身份都是為班級貢獻。重要是大家認真對待,不要敷衍。”
“這是團隊節目,每個人表現都關乎班級榮譽。大家所有人努力,都可能因為一個人不認真而付之東水。”
這么一說之后,再有什么意見,也只能偃旗息鼓地忍著了。
代替沈郁拿到騎士角色那個男生,是班里一個比較少言beta。和楚俏不太熟,但很青澀,確定他拿到了沈郁拒絕騎士角色之后,略有些害羞地朝楚俏笑了一下。
確定完選角之后,就是訓練。每天放學后兩小時。
第一步進行,就是破冰練習。
破冰練習,其實質和名字一樣,是指打破人際交往間不熟悉、芥蒂一種方法。
在不少專業影視劇劇組也會用這個方法使演員變得熟悉。
在這個過程中,它會要求兩個角色演員互相肢體接觸。從普通觸碰手指、手臂、到擁抱,逐漸深入。
直到對對方完全沒有隔閡,能夠自然地投入到角色中,與對方角色在戲里互動。
他們第一天,安排是互相壓著腿做仰臥起坐。
和楚俏分到一組,自然就是那個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