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后入宮于各家而言,可彰顯家族榮耀,于各位夫人而言,也是莫大的體面。
這份名單,自然極為講究,或是與皇后親厚的官宦夫人,或是朝中有名望聲譽的夫人,余下,便涉及到權勢之爭,許多文武官員,恨不得尋機得到新后的青睞,是以絞盡腦汁要擠進名單去。
人選名錄送入御書房,皇帝亦是斟酌再三,方定下。
與其說,這只是一次扶轎的名錄,不如說是皇帝在昭告天下,新后身邊站的是哪些世家,也是皇帝為未來太子所鋪之路。
名單定下后,朝廷格局,已十分明朗。
吉時到,通政使楊夫人與傅二夫人周氏攙著她,將她送入鳳輦。
傅嬈用紅沙覆面,亦步亦趨來到高大婚車前,兩位夫人將她交至另外兩位外命婦手中,這是兩名武將夫人,一左一右將傅嬈攙入婚車,放下帷幕,再侍立婚車兩側,禮炮長鳴,華章奏起,內監細長的嗓音綿綿回蕩在胡同口,婚車起駕,映在一片錦旗帷帳中,徐徐前行。
那一瞬,傅嬈忍不住掀開婚簾,隔著薄薄輕紗往門口望了一眼。
那個錦衣玉袍的少年,風姿卓然立在廊下,他含笑,朝她揮手,眼底是難掩的炙熱與激動,也沉淀著些許歲月打磨下來的豁達與沉穩。
從這一刻起,那個將他從襁褓里帶大的女子,已嫁作他人婦。
再沒人在他醒來時,送一碗熱乎乎的粥,再沒人在他苦讀歇息前,給他遞來一杯安神藥,更沒人用她瘦弱的脊梁,替他撐起一片晴天。
苦澀與不舍占據了這個少年所有的心緒。
是真的不舍呀,隨著婚車漸漸轉出胡同口,一行灼熱的淚迷離他的眼。
唯愿她往后平安順遂,衣裙無塵。
傅坤笑了笑,抬手,不著痕跡拭去淚,昂然保持著他該有的姿態,含笑,目送她遠去,直到所有依仗侍衛消失在轉角,伴隨漸行漸遠的鼓樂,身后一人拍了拍他的肩,
“來,國舅爺,咱們喝酒去”
傅坤浮現完美的笑容,峻挺的長影轉身,沒入喧囂里。
比起傅坤的擔憂與不舍,傅嬈倒是心情不錯。
當年在謝襄的婚宴上,目睹賀玲風光加入侯府,心里多少有些苦澀,以為這輩子都不可能擁有一場正經的婚禮,不可能大大方方接受祝福,不曾想,他給的,是世人仰望不及的尊榮。
皇后不僅意味著權勢,更重要的是,她是他的妻呀。
生同衾,死同穴,唯有嫡妻方有的待遇。
傅嬈抿著嘴躲在婚車內,甜甜地笑了。
婚車先從傅家胡同,拐入正陽大街,再沿御道,一路往北,直驅皇宮。
喬氏嫁皇帝時,皇帝還不曾登基,只在登基后行了冊封大典。先帝與皇太后亦是登基前已成婚,是以,傅嬈是大晉第一位能享受帝后大婚典儀的皇后。
闔城歡欣鼓舞,如慶新年,沿途百姓夾道跪迎,高呼千歲,傅嬈有功于國,生祠遍地,在百姓中威望極高,他們或許不懂閥門貴重,也不懂家世出身,他們只知道這位新晉皇后舍生忘死,為民造福。
婚車行至御道中段時,被五城兵馬司給隔開的柵欄外,有一伙百姓捧著花兒果子,墊著腳在人群中高喊,
“皇后娘娘,我是嘉州善縣的小格子,您還記得我嗎您救了我們全家,我祖母聽聞您要嫁給陛下,讓我捎來了果子,娘娘,您一定要長命百歲”
“娘娘,您當了皇后,還會出宮嗎”
不知是何人起的頭,許多百姓竟是跪下哭泣,生怕這位平民皇后入了宮,便高高在上,再也不顧民間疾苦。
她雖在世家里不甚有根基,在民間威望卻無人能及。
前一刻,傅嬈還在為能嫁給喜歡的男人而歡喜,后一刻聽到這些百姓的呼聲,她拽著紗簾,久久說不出話來。
會嗎
當然會的
“我會,我還會出宮,我既是一國之后,哪兒需要我,我依然奔赴你們且放心好了,我不會忘了自己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