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安以農一臉沒精神地下樓,樓下的餐桌邊已經坐了好幾個人。
“沒睡好嗎”貝悠笑著問,“是不是認床”
“是啊,有點不習慣。”其實是玩了很久的鋼琴和吉他,玩太晚才會精神不振。
安以農挑了個不起眼的位置坐下。
面前的長桌上擺滿了餐點,中式西式都有,他的側對面就是張若君,這會兒他正裝模做樣地吃著三明治,看到柯以農,假笑道
“一個人住在第四層,所以下來晚了吧不知道四樓的房間是怎么樣的,二樓的客房就已經很漂亮了,想必主人房也不會差的。”
安以農張嘴正要說什么,坐前面的歌手安敏攪拌豆漿,發出清脆聲音。她直言道“別把選秀那套宮斗戲搬過來,你住哪兒,不影響你的創作吧”
這個大姐也是個快言快語的,看不慣這種私底下的勾心斗角就要直接說出來。
沒想到有人這么不給面子,張若君的笑容變得勉強,他這個狀態一直持續到工作人員進來。
“今天我們的任務是定下主題,然后大家就可以開始創作了,所以,先來看一部短片,你們的題目就在里面。”
他們打開投影儀,開始放視頻。
視頻分為三段,三個主題。
第一個主題是詩意生活。
故事講的是一個退休的小學老師,雖然生活在貧瘠的地方,家庭也有很多不如意,但他善于發現美,喜歡用詩這種藝術形式記錄生活,無論是痛苦的還是喜悅的,是得到還是失去。
“昨天老吳來找我,說他昨天垂釣的時候,偶然拾得一句,我們一聽,果然很好。詩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詩。”
“我很喜歡詩,有的時候半夜睡不著琢磨一個字。最快樂的事就是突然靈光一閃,誒,我知道應該用哪個字了。”
這是一個永遠的文藝老青年。
第二個主題是沒有明天。
一個破碎家庭的孩子,兩邊不收,如垃圾般被人丟棄。他九歲時曾經流浪,睡在公園的角落,翻著超市垃圾桶的食物。后來被人找回去,但是那種被拋棄的感覺一直跟著他。
“我不知道怎么和人相處,不知道應該怎么說話。別人靠近會讓我害怕,就像是地下水溝里的老鼠爬到街上。我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
“對不起,給你們添了麻煩。”自殺后被救起的青年看著悲傷的父母,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第三個主題社會死亡。
這是一個很沉重的故事,因為家庭貧困而輟學的小芳,被同鄉帶去城里賺錢,其實卻是被賣進了黑色紅燈區。
小芳被人強暴,之后淪為流鶯,她平均一天要接三個客人。
她被控制著,逃一次便被毒打一次,最狠的時候十幾根針扎在腿上,被人用槍指著頭。
后來這個紅燈區被警察破了,她也脫離魔爪,然而更打擊的事情來了。
這事兒傳回村里,村里人指指點點,家里父母嫌她臟,連門都不讓進。
記“這十多年,我連一個安穩覺都沒有睡過。有一點動靜就嚇醒,怕是又有客人進來。”鏡頭里比常人老十幾歲的小芳抹著已經干枯的眼眶。
“我年輕時,想過未來要做一個老師。我的人生為什么變成了這樣”她問鏡頭外的人,“是我做錯了什么嗎”
視頻看完后,所有嘉賓的表情都很沉重。除了第一個故事是快樂的,后面兩個故事都是悲慘的。
如果是他們本性不好,所以過得不好,或許大家不會如此難過。可是,正如小芳疑惑的,他們做錯了什么他們什么都沒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