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玉蘭已經勸過閨女好幾次了,讓她想辦法去隨軍,哪有新婚夫妻常年兩地分居的
項英雄不想提大閨女兩口子的事,沒結婚的時候著急讓他們結婚,結了婚也有操不完的心,相比于這些家庭瑣事,他倒是情愿問問女婿工作上的事。
“你們那個外貿局有沒有適合咱們瑤水村的項目啊讓咱們也賺點外匯。”
“還真有一個。”宋恂點頭說,“我這次回來,就是想問問你們的意向。”
“出口什么啊”
“鯖魚。”
“青條啊”
宋恂點頭。
鯖魚在他們這邊的叫法挺多,既有叫青條魚的,還有叫鮐魚的,有的地方也叫青鲇魚。
“那玩意有啥可出口的撈上來也沒人愛吃,不值錢。”項英雄搖頭。
本地人不愛吃青條魚,所以這玩意也叫不上價,其他海魚最少也能賣到三毛五一斤,有的甚至能賣到五六毛。可是,輪到青條魚這里直接大跳水,收購價才一毛六。
“每年的青條漁汛咱們都沒正式組織過圍捕吧”宋恂問。
“沒有,打上來也不值錢,不白費那個力氣了。”
“咱們不愛吃,但是有人愛吃。”宋恂給他舉個現成的例子,“咱們隊里的那個海味品加工廠之前就加工過鮐魚罐頭,賣去港島那邊還是比較受歡迎的。而且除了港島,日本人也很喜歡吃青條魚。咱們省外貿局的收購清單上,每年都有鮐魚罐頭。”
尤其是這幾年,黃魚帶魚等經濟魚類減產,對鮐魚罐頭的需求就增加了。
宋恂雖然不愛做罐頭出口,但是國家的外匯需求立在眼前,在沒有找到替代品之前,就得最大限度地發揮罐頭出口的創匯作用。
“要是打回來的青條真能賣得出去,那我們就出海打唄。”項英雄對于打什么魚無所謂,只要有收入就行,“開春之后就是青條漁汛,但是打上來以后我們跟誰結算啊”
這正是宋恂想跟他商量的。
“外貿局想跟地區的水產食品公司合作,弄一個專門出口的鮐魚罐頭生產車間。為了保證原料新鮮,最好能就近在產地安排車間。咱們這邊既是產地,又有現成的魚罐頭生產線。隊里想不想跟水產食品公司合作一下”
項英雄搖頭說“我們有原料,有生產線,還有工人和技術員,跟他們合作什么自己就能生產出口罐頭又不是沒生產過”
他才不想讓別人分一杯羹呢。
“憑瑤水加工廠目前的規模,吃不下這么大的訂單,還得擴大規模上設備。”
“按照你這個說法,人家地區的公司是要給我們投錢擴大規模的”
“嗯。”
項英雄就不懂了,“他們得投不少錢吧那以后這個工廠我們瑤水大隊還能說得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