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是大年初一,他們倆拍了一個鏡頭,吃了一頓飯,劇組就收工了。
張衡將劇組的所有成員聚到一起吃晚飯。
成年人一桌,小演員們一桌。
宋恂兩口子這才知道,原來除了雙胞胎,劇組里還有其他小演員。
這些孩子大多是張衡從上海的少年宮挑選的,有一個扎著兩顆包包頭的小姑娘已經是第二次參與電影的拍攝了。
她是那一桌的小朋友里年齡最大的,大概有七八歲了,吃飯的時候就主動管理起了小朋友的紀律。
開飯前,她起個調,帶領一桌的蘿卜頭合唱了一首花兒朵朵向太陽。
“你看那萬里東風浩浩蕩蕩你看那漫山遍野處處春光”
吉安和延安雖然已經吃飽了,但是小孩子就喜歡跟小孩子湊在一起,人家吃飯的時候,他們也自動自覺地坐到了那一桌上。
這會兒看著其他小朋友一起唱歌,他倆傻眼了。
這首歌他們沒學過
托兒所里還在教唱兒歌,這首歌對中班小朋友來說太難了。
所以他們就只能微張著嘴干瞪眼。
項小羽看到他倆傻兮兮地坐在那里不知所措,樂不可支地掏出照相機給他們拍了一張相片。
那一桌小朋友唱出了興致,又接連唱了兩首歌,可惜雙胞胎還是不會。
好在他們記性挺好,人家重復唱副歌的時候,他倆還能隨著大家一起哼哼兩句。
項小羽跟那個包包頭小姑娘的媽媽打聽“這些歌都是少年宮教的呀那一桌的孩子怎么都會唱”
“對的呀,他們都是少年宮歌詠隊的,不要太會唱噢,我女兒是領唱。”包包頭媽媽驕傲地說,“少年宮馬上還會開設樂器小組,等她有空嘛我就讓她去學習彈鋼琴”
項小羽聽她那口帶著方言口音的普通話覺得有趣,與對方打聽了好多少年宮的問題。
張衡導演的攝制組還是一如既往的會省錢,像是當初在瑤水村一樣,拍攝場地就是工作人員們暫居的處所。
小演員雙胞胎一家也在這棟老房子里分到了一個房間,與劇組的人吃過晚飯回來后,宋恂一面往床上鋪床單,一面聽媳婦絮絮叨叨地介紹少年宮的課程。
“咱家寶寶馬上就三歲了,我覺得可以送他們去學點特長,人家糖糖媽媽就想送女兒去學彈鋼琴。要不咱們也去地區少年宮看看,給他們報個鋼琴班什么的”
項小羽看到那一桌能歌善舞的小朋友以后,心里特別有緊迫感。
原本在老家的時候,她還覺得自己的兩個兒子挺厲害的,這么小就會背弟子規,會說幾句外語了,兒歌也唱得挺好,在她眼里吉安和延安不搗蛋的時候簡直是完美寶寶。
但是跟人家那一桌上海小朋友一比,她又覺得自家兒子在才藝特長方面弱了一點,應該好好培養一下。
“兩歲多還沒定性呢,學鋼琴太早了。宋悅到了六歲才開始學習彈鋼琴,但也經常坐不住,我那會兒放了學就陪她練琴,我都學會了,她還沒學會呢。”
宋恂不太贊成讓兒子們這么早就學鋼琴,理解能力不行,事倍功半。
“不學鋼琴也行呀,但總得學點什么才藝吧我小時候在村里,大家頂多跟著收音機學唱歌,像我這樣好動的還能自學跳個舞,但是身邊一個正經會才藝的也沒有,所以無從比較,也就從沒想過要學習什么特長。但是咱兒子所處的環境跟我那會兒完全不一樣,城里的小孩真是太厲害了,這么小就多才多藝的。我可不能讓兒子們被比下去”
項小羽雖然覺得小哥倆像小傻子似的望著人家唱歌的畫面挺搞笑,但是笑過一次就夠了,她可不想讓兒子們總是傻看著。
“回去以后,我抽空帶他們去少年宮看看,他們對什么感興趣就學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