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計劃,宋恂打算在24號上午先送小妹去報到,將她安頓好以后,再送項小羽去省大報到。
可是,一家人洗漱吃過早飯以后,正準備出發時,卻接到了大姨的電話,
她讓宋悅先不要急著去報到,在家等她通知。
孟玉裁今天特意空出時間,送閨女和兒媳婦去上學,這會兒脫下外套問閨女“你大姨沒說有什么事”
“沒有,讓我先在家等著,她一會兒抽空過來一趟。”
孟玉裁在屋里坐不住,想了想跑去廚房給大姐煮了一碗餛飩當早餐。
延安跟在奶奶身后跑進廚房,拍著挺起的小肚子,可憐兮兮地說“奶奶,你多煮點,哥哥也沒吃飽”
“你倆剛才一人一碗餛飩,還沒吃飽”
“沒有一碗只有半碗”作為一個早就會數數的寶寶,延安熟練地告狀,“爺爺把我和哥哥碗里的餛飩都吃啦我們只吃了五個”
孟玉裁“”
這老頭子為了偷吃一口肉,連孫子的早飯都不放過
“行了,我給你們也煮一碗,”她交代小孫子,“以后你爺爺要是再偷吃肉,你就大聲告訴奶奶吃肉對爺爺的身體不好,這段時間不能讓他吃肉了”
她在廚房里跟孫子說著悄悄話,客廳里孟淑君也踩著點進門了。
“小悅,你上午先別去報到了,中午到軍區醫院找我一趟,到時候我送你去中醫學院報到。”
宋悅趕緊擺手說“不用了,大姨,讓我媽和哥嫂陪我去就行。”
孟玉裁端著餛飩出來,也說不用她操心報到的事。
“你以為我想操心呢今天可不只是去報到那么簡單”孟淑君坐到飯桌前,一邊挽袖子一邊對宋悅說,“我特意跟人打聽了,你們學校今年要為國家培養一批高素質的中醫學徒,帶徒老師是咱們省在世的最后一批有名望的老中醫,這些老中醫現在急需招收學徒繼承他們的衣缽”
孟玉裁將勺子遞給她,奇怪地問“中醫學院不是每年都在招生嗎應該不缺繼承衣缽的人吧”
“以前那些學生都是社來社去的,學個兩三年,剛懂了點皮毛就回原單位了,無法繼續教學。”
所謂社來社去的,就是不轉戶口,不包分配,從公社來,回公社去的工農兵大學生。
去學中醫的工農兵大學生都是面向農村,從最基層招收的,文化水平有限,接受能力也一般。
孟淑君自己也帶了幾個工農兵大學生,對此深有體會。
宋悅坐到大姨身邊問“這批學徒怎么選呀總得有個范圍和標準吧”
“具體怎么選我還不清楚,聽說每個老中醫只帶一兩個學徒,你要是能被某個老中醫選中,以后無論是校內學習還是校外實習,都要跟著這位老師,完成他布置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