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只給每人發了一卷膠卷,上過幾次課以后,無論再怎么珍惜,大家也都用的差不多了。
而且自從溫老師在之前的一次課堂上跟大家說了,好作品是用膠卷堆出來的,大家就不再吝嗇對膠卷的使用了。
校園里的風景他們已經拍膩了,所以經常在禮拜天的時候,成群地騎車跑遍省城的大街小巷,瘋狂地投入攝影創作當中。
等到晚上關了燈,就將宿舍當成暗房,縮進被窩里裝卸膠卷。現在她們212宿舍的晾衣繩上已經垂掛了四五條膠卷了。
四個人的膠卷完全告罄。
買膠卷就成了大問題。
如今的膠卷按照規格和品牌,價格在1塊2到1塊8不等,這個價格對于學生來說可不便宜。
項小羽屬于吃膠片大戶,一個月已經用了兩卷膠片,開始用第三卷了。
其他人省著用,每月也得用一卷。
她在班級里統計了一下,新聞1班的所有同學都有買膠卷的需求。
一學期的膠卷量算下來,全班至少要消耗一百卷。
她跑去找楊一打聽情況,想問問百貨商店有沒有批發價。
楊一像是聽到什么笑話,笑著搖頭說“百貨商店只有零售價,沒有批發價。你要是想買便宜的,只有瑕疵品便宜。但是攝影柜臺里的瑕疵品相當緊俏,沒等放進柜臺就被人買走了。”
楊一正在用的就是從百貨商店買的瑕疵膠卷,這批貨早被商店內部人士包圓了。
百貨商店的路子走不通,項小羽又想到別的主意。
她往海浦那邊打過一個確認電話后,就跑去新聞系的辦公室,找到了溫柔老師。
“海浦攝影化學廠那邊可以給咱們出廠價,九毛八分錢一卷,不過需要公對公采購。”
宋恂在工業辦工作那會兒,項小羽沒少聽工廠里的內部消息,特別是榮盛糕點廠開分廠的時候,糕點的成本價,出廠價,指導價,零售價,各中價格之間的差額是很大的。
所以,她這次就直接聯系了地區攝影化工廠的同志,問出了他們廠膠卷的出廠價。
溫柔好奇地問“你認識膠卷廠的人”
項小羽點頭說“我以前是電臺的播音員,做過一檔介紹地區先進單位的節目,其實就是變相給各廠的產品打廣告。海浦攝影化學廠革委會副主任的介紹材料,還是我幫忙編輯播送的。”
“既然是出廠價,他們對采購數量也有要求吧”溫老師對這些還是懂的。
“最低一次性出貨三百盒,可以按出廠價給咱們。”項小羽解釋,“我在新聞1班已經做過統計了,大家總共報了104盒。要是學校同意出具采購單,以省大的名義購買膠卷的話,我就再去問問2班跟3班的同學。”
出廠價比百貨商店的零售價便宜四毛錢,省下來的就是一天的飯錢。
旁邊教新聞學概論的郭老師舉手報名說“你們要是買膠卷,給我也算五盒啊估計高老師也是要的,給他也算五盒”
項小羽笑著問“郭老師,您也喜歡攝影啊”
“哈哈,新聞系所有老師都會攝影,不過溫老師最專精。”
溫柔讓她稍坐,自己去了一趟系主任辦公室,一刻鐘后回來說“你去讓另兩個班的同學做一下統計吧。如果湊夠了三百盒,咱們就搞一次集體采購”
項小羽笑瞇瞇道“好嘞”
項小毛同志在學校里忙得風生水起,宋恂這邊也聽說了省委黨校開辦馬列主義基礎理論研修班的通知。
地委組織部發出了通知,全地區范圍內,具有高中以上文化,三十歲以下,政歷清白,熱心理論工作的在職青年干部、退伍軍人、知識青年和工農兵理論骨干都可以報名參加考試。
一石激起千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