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班的學員還好,距離畢業分配還有兩年時間呢,但縣處班的學員就比較謹慎了。
常云海放下手里的菜團子,實話實說道“老郭,其實咱們學校的飯菜也得與時俱進一下。大家不怕吃憶苦飯,但是憶苦飯和普通的飯菜賣一個價錢,你說大家怎么選黨校給了我們每人每天四毛錢的伙食補貼,在食堂吃要花四毛,在外面吃也是四毛,都是花一樣的錢,大家當然愿意吃好的呀咱們學校的伙食,要么降價,要么提高飯菜水平,否則大家肯定都不愛吃食堂。”
“我看你們還挺愛吃的。”郭校長沖他們的大飯盆揚揚下巴。
既然不愛吃,怎么還打了一大盆的菜團子
宋恂“為了節省時間,我還是比較傾向于吃食堂的。畢竟去校外找地方吃飯,還要浪費很多學習時間。何況大家都是從苦日子過來的,這個飯菜水平放在農村生產隊里算是好的。不過,小常說的沒錯,如果時間允許,我當然想花一樣的錢,吃到更好的。”
郭校長點點頭,讓秘書將食堂飯菜的問題記下來。
校內設立食堂是為了給學員方便的,如果會因此耽誤大家的學習時間,那么食堂的飯菜水平確實有待改善。
“看你們的年紀,應該是馬列主義基礎理論進修班的吧”郭校長繼續跟他們閑聊。
宋恂二人點頭。
“開學這段時間學得怎么樣上課內容能聽懂嗎”
提起教學內容,常云海就心里發苦。
他是組織部委培的,跟那些考上來的學員還不一樣。
人家是經過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層層篩選過的,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但他一直在公安局工作,基本沒怎么接觸過理論知識,每天上課都跟聽天書似的,根本就聽不進去。
小常蔫兒了,便由宋恂出面回答“上課內容能聽懂,只不過我們的大多數學習時間是放在課后的,學員們的理論水平還比較低,啃原著還不太能消化。”
郭校長理解地笑笑,“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循序漸進的過程。原著確實不好啃,但是從量變到質變也有一個頓悟的過程,現在看不明白的原著,其實是常讀常新的,每次讀起來都能有新的理解。”
常云海接話說“我們班長是全班唯一的本科大學生,他每日苦讀都消化不了,其他同學就更難理解了。”
郭校長嚼著菜團子,偏頭瞅了宋恂一眼,問“你是理論班的那個本科生啊,叫宋恂的那位同志”
這個對外招考的理論進修班是他一力主張開辦的。
所以,幾個特殊學員的檔案,他都看過。
宋恂就是屬于比較特殊那一類的。
正經的本科畢業生,卻跑來上黨校的這種大專班。而且他在地方上的職務也不低,是個務實的崗位。
郭校長看過他的檔案,也看過他的考卷,可以說各方面都很漂亮。
這樣的人來黨校學習,要么是真的對理論知識感興趣,要么是沖著畢業后職級進步小半格來的。
不過,以宋恂在地方上的發展來看,繼續好好干,兩年后未必不能進步。
郭校長不知道宋恂家里還有一對媽寶雙胞胎,只將他當成是對理論研究感興趣的那類干部。
宋恂笑著頷首“我這個本科生水分比較大,以前是學工科的,所學內容跟馬列南轅北轍。所以,我跟大家其實是站在同一上的。”
他瞟了一眼周圍漸漸圍過來,豎著耳朵旁聽的學員們,繼續道“我們理論班的學員有兩年的時間來啃大部頭,但是輪訓班的同學們就未必有這個時間了。我之前認識一位輪訓班的學員,他就是那種很少有機會接觸理論知識的干部。剛來黨校時,連一些基本的哲學術語都不知道。”
他說的就是岑冠壽。
“哦,那他現在學習情況怎么樣”
“黨校結業以后,他只說了四個字,受益匪淺。”
郭校長那一桌的人都自豪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