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嬸兒,那邊有大把的地方呢,你們去那邊唄。”賣雞蛋的年輕小伙見她們緊挨著自己,不太樂意。
“一看你就是年輕人沒經驗,咱們這一片都零散分開,各賣各的太冷清了,人家趕大集的人都不愿意往這邊來。咱們湊在一起才熱鬧呀”苗玉蘭將筐子里的干海貨拿出來,擺在筐蓋上。
她的海貨收拾得干凈,用草繩扎成一捆一捆的,每捆一斤左右,不一會兒就吸引來了幾個人。
“大娘,你沒有鮮魚呀”有個挺圓潤的小姑娘見她們這里有海貨,徑直走過來。
“鮮魚沒有,那都是國家統購的,我們也不敢賣呀”苗玉蘭指指兒媳婦的筐子說,“有烤魚片、墨魚仔、烤蝦干,瑤水村牌烤魚片你吃過吧我家這個就是按照那個口味做的。”
小姑娘接過她遞來的烤魚片嘗了嘗,問“大娘,你這個魚片怎么賣啊”
“四塊錢一斤,可以混著買,也可以單獨買。我們都在家包好了,一包就是一斤的。”
“這么貴啊”
牛雪梅解釋道“我們這種魚片沒什么水分,十多斤魚才能出一斤烤魚片,你算算市面上最便宜的魚多少錢一斤地區的南陽菜市場里,也賣這種烤魚片,人家賣六塊錢一斤呢”
“那你們怎么賣這么便宜”
婆媳倆呵呵笑,作出一個“你懂的”眼神。
菜場里的魚片是從海味品加工廠進的貨,中間要轉兩三手,他們這個都是漁家自己做的,除了鹽和糖花點錢,其他原材料基本不要錢,賣多少錢都有得賺。
小姑娘將幾種零食挨個嘗了嘗,最后連價都沒還,痛快地拎走了三包混合裝的。
將錢收進口袋里,牛雪梅聲音都有點抖了,激動地說“娘,這么一會兒就到手12塊啊這已經是我半個月的工資了”
苗玉蘭面上鎮定,心里也有點打鼓。
她倆的報價是附近這幾個攤位里最高的,旁邊賣雞蛋的小伙子,一個雞蛋才賣幾分錢。
沒想到她們做的這玩意,還真的有人會買
提心吊膽地在大集上呆了一個小時,兩人帶來的二十多斤海鮮零食被人一搶而空。
正逢過年,大家都想吃點不一樣的,他們這個零食做得干凈,分量足,又比供銷社便宜很多,自然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干海貨還有一大筐沒能賣出去,但苗玉蘭已經不想繼續賣了。
兜里揣了八十來塊錢,她見好就收,趕緊收拾東西回家,千萬別讓人逮住
婆媳倆手腳麻利地收了攤子,挑上擔子混入了采購年貨的人群里。
然而,還沒走多遠,身后便傳來一陣嘈雜聲。
有人高聲喊了一句什么,讓原本蹲在地上擺攤的那群人紛紛起身,挑著擔子往最近的胡同里跑。
不過,也有那累贅太多行動太慢的,被幾個穿著制服的干部一把就按在了原地。
人群里立時傳出了爭執聲。
苗玉蘭聽到其中一個聲音有些耳熟,但是這個距離她看不太清,便讓兒媳婦去確認一下,里面是不是有熟人。
牛雪梅擠進人群看了一眼,又快速跑回來匯報“好像是田嬸圍巾捂得嚴實,我沒看見臉,但全公社也找不出第二個穿半截紅半截綠棉襖的了八成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