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為新公司配置的這批管理干部,整體看來是比較年輕的。
除了郭志勇這位一把手是定海神針老同志,其余干部的年齡都在四十歲以下,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所以,當郭志勇和宋恂提出,要大家帶著桿秤和磅秤去碼頭收魚的時候,簡直是振臂一呼應者云集
大家剛來新單位,有些工作還沒開展起來,比如運銷科和供應科的同志,漁輪沒有到埠之前,他們都處于無事可做的狀態,只能跟在基建科的屁股后面搞碼頭基建。
去碼頭收魚正是干他們的老本行,總算有了用武之地。
“南灣縣、臨萬縣都是捕撈大戶,運銷科和供應科的同志們,每人負責帶兩位其他科室的同志去這兩個縣的碼頭收魚。”
大家都是從別的單位調過來的,不少人根本就沒從事過漁業相關的工作,宋恂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參與進來,只好把這兩個科室里的專業人士拆分出來帶隊。
“至于硯北港那邊,”他的視線在運銷科眾人的臉上掃過,最終定格在一個與他年紀相仿的青年身上,“陳猛對南灣的人頭地頭都比較熟,就由陳猛帶三個人去公司的專用碼頭收魚吧,順便聯系一下冷庫,給咱們預留些地方裝魚。”
陳猛聞言不由一愕,又趕緊點頭應承下來。
他屬實沒想到,宋恂會專門給他委派任務
其實,來新單位報到的第一天,知道宋恂是公司經理以后,他就后悔調動工作了
這可真是獨木橋上遇仇人,冤家路窄了
當初他接替了宋恂在瑤水支公司的主任位置,不成想,十年河東轉河西,雙方再見面的時候,他居然成了人家的下屬
兩人之間那點過往算不上深仇大恨,但他那會兒以領導通訊員的身份空降瑤水村,接手了對方打下來的“江山”,也算是就此結下了梁子。
與公司經理有宿怨,那他在此地還能有什么發展
來新單位的這幾天他沒干別的,一心只想著趕緊調走。
不過,調換工作不容易,家里人沒有一個支持他的。
其實,他當初根本就沒從瑤水占到什么便宜,甚至可以說那里就是他人生的滑鐵盧
宋恂離開以后不到半年,省漁在南灣的分公司和支公司就全部歸入了地方。
他也因此被就地歸入了瑤水大隊。
然而,他并沒有賈紅梅和李英英的好運氣,那兩人被留在海味品加工廠當了廠長,而他卻被安排到了漁船上打漁
可他哪里會打漁上了船便吐得昏天黑地。
項隊長見他實在干不了這個活,便將他安排去了養豬場。
工作內容比宋恂稍強一些,沒去清理豬糞,而是負責運料和喂豬。
他原本還在慶幸,直到宋恂成了項家女婿,他才漸漸回過味兒來,項英雄安排他來養豬場喂豬,八成是給自己女婿報仇出氣呢
這樣的地方,他哪里還能安心呆下去在瑤水勉強呆了兩年后,他拋費了自己的大半積蓄找上曾經的老領導縣漁業公司的佟副主任,請他幫忙將自己從瑤水調回了縣漁業公司。
隨后在運銷科一干就是四年。
去年,他原本有機會升任副科長的,然而,他這個人似乎總是差一些運道。在干部考察的關鍵時期,正巧趕上了縣里的清查組要清查過去十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