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恂笑了笑說“不跟你說,也是為了你好。我要是真把這個工程介紹給你,那你接還是不接”
“接啊”劉二喜正色道,“咱那個建筑營造廠是怎么辦起來的,你是最清楚的了整個海浦就沒有我們不接的項目咱們這個廠也干了七八年了,工程從來沒斷過,一直是無縫銜接的。”
他這幾年為了這個廠也是操碎了心。
廠子規模越來越大,吃飯的嘴也越來越多,工程一個接一個的干,根本就不敢停工。
然而,他們只是一家公社集體企業,哪能干得過地區和省里的那些大單位
可以說,這些年接到的工程,一半是因為他們這個工程隊確實活做得好,有些單位成了他們的回頭客,比如廠子開張接到的第一個工程就是縣制衣廠的廠房擴建項目,此后他們又跟制衣廠合作了兩三次。
另一半的原因,就是依靠劉二喜在縣里和地區的人脈,求爺爺告奶奶地各處拉關系要工程。
為了讓這個建筑營造廠能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的勢頭,劉二喜還不到四十歲,鬢角就有白頭發了。
“這個工程涉及的內容比較多,我們打算分三期來做,第一期維修卸魚碼頭和上冰碼頭,這部分昨天已經開始動工了。第二期就是修建職工宿舍、職工食堂、鮮魚庫。第三期是漁需物資庫和辦公樓。”宋恂為他簡單做了規劃介紹,才說,“如果是一般的工程,我就跟你說了,但是按照我們的預算,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工程資金,需要建筑單位全額墊資”
一墊就是幾十萬,以團結公社建筑營造廠的家底來看,未必能有這個實力。
宋恂其實也想過請劉二喜來做這個工程,對方這幾年把廠子辦得有聲有色,風聲水起。
而且手頭也是做過幾個知名大項目的。
除了最開始參與建設的市劇院項目,他們前年還參與了海浦賓館的建設。
海浦賓館是地區定下的外賓接待賓館,樓高25層,是目前海浦最高,也是最新的地標性建筑。
從動工那天起,就引來了許多老百姓的關注,就連宋恂經過那里的時候,偶爾也要駐足觀看一下工地上熱火朝天的景象。
做過這個項目以后,團結公社建筑營造廠的資質和口碑立馬提升,現在出去拿工程已經很有底氣了。
不過,漁業公司的啟動資金只有十五萬,按照宋恂的預計,這兩個月搞冰鮮魚出口貿易,如果能收到1000噸魚,那么他們大概能到手3545萬左右。
原本他們是想把這些錢拿出來搞基礎設施建設的,但是這幾十萬一旦拿出去,后續給船員搞培訓就會很吃緊。
宋恂上任以后,四處找關系,好不容易與南方那個搞漁業補償貿易的漁業公司取得了聯系。他找到了對方的一位副經理,打聽與外商合作過程中能夠公開的一些細節。
這家公司當時從日本請來八個船長和輪機長,一方面是在己方船長沒有正式出師前,請人家幫忙開船去海里捕撈,另一方面,也是請這八位專家為己方人員進行培訓的。
宋恂聯系到的這位副經理并沒有藏私,直白地告訴他,請來這些專家的價格不菲。
八個人,每年要拿共計六十萬元的工資。
而專家的工資是不包括在外匯貸款里的,需要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這個價格宛如晴天霹靂,直接把宋恂炸懵了
八個人,六十萬的工資是什么概念
年薪75000元,月薪6250元,是我們院士、總工月薪的20倍
宋恂跟郭志勇一合計,賣魚的錢不能動,無論他們是否要邀請外國專家過來指導培訓,都得在賬戶上留點備用金。
所以,他們干脆就找那些規模大的建筑單位,先交10的預付款,剩下的款項,等工程結束再說。
劉二喜聽他講了原委,沉默地琢磨半天問“你們這個工程造價大概是多少的”
“有幾個建筑單位幫忙估價是4050萬左右。”宋恂笑道,“我們這個是小打小鬧的買賣,跟海浦賓館的項目可不能比。”
劉二喜摩挲著手指,想去兜里摸煙,不過看到旁邊歡吃歡造的雙胞胎,便頓住了動作。
宋恂的家庭背景在瑤水村不是什么秘密,所以劉二喜早就知道宋恂是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