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即便看了,他倆也不認識幾個字。
延安當場就站在幾個阿姨跟前,聲情并茂地講了一段半夜雞叫的故事內容。
他講故事很有自己的個人特色,每個人物說話時的語氣神態都有所不同,就連大公雞打鳴的聲音,也能模仿得惟妙惟肖。
辦公室里幾個女同志立馬就被這個小胖子俘獲了
見他學大公雞打鳴的時候,脖子還向上抻著,一個年輕的小姑娘“噗嗤”一聲就笑了出來。
延安對自己講故事的效果挺滿意,得意地瞧了哥哥一眼。
項小羽笑著解釋“這兩個孩子從一歲多就會看幼兒圖畫書了,兩歲就開始收聽小喇叭的節目,會講的故事特別多。而且他們記東西很快的,聽一兩遍,基本上就能記個不離十了。對于感興趣的故事,記得尤其快。”
徐薇聞言生出些興趣,便想當場考考這兩個孩子。
她拿起桌上新收集到的一個小故事,用盡量慢的語速,給小哥倆讀了一遍。
雙胞胎聽得津津有味。
等到徐薇停下來,讓他們重復一遍的時候,吉安義不容辭地挑起了重任。
當著眾人的面,他又重新講了一遍剛剛聽到的小故事。
雖然不是逐字逐句還原原文的,但是大致的意思差不多,能達到七八成的準確率。
徐薇覺得讓他再聽幾遍的話,興許還真能完全記下來。
只不過,這個孩子講故事就只是單純的講故事,并不會像剛剛的弟弟那樣聲情并茂,眉飛色舞。
徐薇理所當然地以為,雙胞胎就應該是一樣的,吉安之所以風格不同,主要是這個故事是他們第一次聽,能完整復述下來就已經很不錯了。
不能再強求孩子帶感情背誦。
于是,小哥倆就這樣各自展示了自己的特長,誤打誤撞地蒙混了過去。
當項小羽帶著兒子們從廣電大樓里走出來的時候,背包里多了一份后天要試錄的故事稿。
這兩個小文盲不識字,得多給他們一些準備時間。
延安一蹦一跳地走下臺階,興沖沖地問“媽媽,我們講故事到底能有多少錢呀夠買電視機不”
項小羽敷衍道“夠了夠了,我已經跟爸爸說了,讓他出國的時候,幫你們買一臺電視機回來。你倆到時候把錢給爸爸就行了。”
雙胞胎一陣激動,忙問“那爸爸啥時候能出國”
“快了。”
被雙胞胎惦記的老父親,此時已經踏出國門,站在了日本的土地上。
與他同行的,還有一支人數多達五十人的船長船員隊伍。
其實對于是否要派這么多人去日本培訓,公司內部是有分歧的。
兩個多月前,他們剛跟日方簽了培訓合同的時候,就已經送了三十人去日本培訓了,加上這次的五十人,全公司八十多人的飛機票錢可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然而,與他們每年要還的將近四十萬美元的貸款利息相比,這些飛機票錢便只是毛毛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