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零年的春節,宋恂是與八十名船員在船廠的招待所里度過的。
即便遠在異國他鄉,大家還是買了面粉,肉菜和啤酒,借用船廠的食堂一起包了頓餃子。
程遠比宋恂大十歲,平日里也是儉省慣了的,看到為了買食材而嘩啦啦流出去的外匯,心疼得直抽抽。
忍不住在心里埋怨日本商人耽誤事,要不是對方故意拖延了他們半個月,大家這會兒早就駕駛著漁輪到家,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了。
“老程,開心點吧”宋恂與拉著臉的程遠碰了一下酒杯,“大家難得在國外一起過個春節,既然錢都花了,咱們就高興一點嘛”
“我是覺得這錢花得太冤了,”程遠灌了一口啤酒說,“要是早點回國去,各自回家過年,哪還用得著花這么多錢”
“大錢都花了,就別在乎這點小錢了”宋恂指著桌子上的生魚片和壽司說,“若不是在日本過春節,咱們還吃不到當地美食呢這樣也挺好的。”
為了節省外匯,買更多的外國貨帶回家,海浦的這群人從上到下都很摳門,平時只吃大鍋飯,從不去當地的飯店餐廳下館子。
“大家忙碌了這么長時間,都已經很疲憊了,后天啟航要航行將近四十個小時。這兩天休息放松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宋恂與對方簡單說了兩句,便又被船員們拉去喝酒了。
有了一起在異國他鄉過年的交情,船員們與宋經理也算混熟了,這會兒借著酒勁,那些年輕船員也不怕他了,紛紛拉著宋恂敬酒。
要不是還有各自的船長約束著,宋恂可能都未必能直立著登上回國的輪船。
可是,即便如此,當他們在大年初三下午抵達硯北港的時候,宋恂還是覺得腳下輕飄飄的。
郭志勇很早就帶領著公司的一眾領導干部,等在碼頭上了。
八艘漁輪浩浩蕩蕩地駛入漁業公司的專用碼頭時,岸邊人頭攢動,彩旗招展,瞬間便燃放起了的慶祝的鞭炮。
郭志勇快步走上前,與宋恂握手“小宋,這次辛苦你們了”
“哈哈,幸不辱命。”宋恂玩笑道,“郭書記,把這些船弄回來以后,我可就撒手不管了啊”
“不用你操心了。”郭志勇喜氣洋洋地揮手說,“公司的領導干部已經全部到崗復工了,之后的事就交給我們。你跟大家都回去好好休息休息”
宋恂見到翻譯小許帶著幾位日本專家走過來,便給雙方做了介紹。
“郭書記,咱們自己人沒什么,但是這十八位專家可得安頓好了。尤其是住宿和伙食,咱們可不能怠慢了人家。”
畢竟,這十八位專家是注定無法從他們這里拿到工資的,要是食宿上也虧待了人家,他心里多少有些過意不去。
辦公室的孫翊湊上前來說“宋經理,你放心,原來水產供銷公司在勝利公社的招待所距離這里不遠,我早就讓人將招待所收拾好了,既能住宿,也能吃飯,是方圓三公里內條件最好的。”
宋恂點點頭,讓人先將這些日本專家送去招待所安頓了。
漁業公司的第一期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完工了,但是劉二喜他們廠承包的第二期工程只進行到一半,員工宿舍沒有修建完,現在也只能讓專家們去住招待所。
“小宋,這里不用你忙了,你跟小程先回去休息幾天,休息夠了再來上班。”郭志勇點了點兩人眼下的黑眼圈,又指向不遠處的幾人說,“家屬早就來等著你們了,趕緊去看看吧”
早就等在碼頭上的雙胞胎,見到爸爸終于注意到了他們,不由高舉雙手,蹦跳著跟爸爸揮
舞手臂。
得到爸爸的揮手回應后,便掙脫媽媽的手,撒著歡兒地跑了過來。
自打跟日本公司簽了合同返回海浦工作,宋恂就一直沒回省城的家,即便出國的時候是從省城機場出發的,他也因為帶著三十人的隊伍而無法脫身。
所以,父子三人已經好幾個月沒見面了。
盡管剛經歷了遠途航行,宋恂還是忍著疲憊將兩個胖兒子一手一個抱進了懷里,笑著問“你們怎么跑到這里來了”
“我們跟媽媽回姥姥家過年的”延安搶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