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船上的事他可以不管,但是船下的事,公司卻是要抓起來的。
整個漁業公司最重要的工作環節,就是捕撈第一線,公司應該把最大的精力放在捕撈船隊上。
所以,這兩個月,漁業公司高層在公司內部實行了機構改革,捕撈船隊從此只專心負責捕撈,至于漁輪的物資供應、漁網修補、后勤補給、行政管理等一應瑣事,全部從船隊里劃撥出來,由公司機關對口管理。
讓捕撈船隊輕裝上陣。
這天,宋恂剛從漁輪修造廠調研回來,孫翊便進來提醒,開會的時間快到了。
他從抽屜里翻出兒子們剩下的餅干匆匆吃了幾口,便帶著本子去了會議室。
每個禮拜一下午,是公司固定的經理廠長辦公會。
會議由宋恂主持,公司的三個副經理,工會主席,以及下面幾個工廠的廠長,服務站站長都要參加。
宋恂不是個喜歡開會的人,他的會議內容相對比較簡練,通常一個小時之內就可以結束。
今天也是如此,講完了最近公司對各項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又傳達了上級部門的一些文件精神,就進入了各單位擺困難,講條件的環節。
最先發言的幾個都是向上伸手要錢的,宋恂沒有理會,三言兩語就打發了。
他們現在還背著一身債,有錢得花在刀刃上,而漁業公司的刀刃就是捕撈一線。
凡是與捕撈一線不相關的錢,宋恂是一分也不會撥的。
像那些要求購買運輸車和升級設備的申請,其實是很合理的。
但是漁業公司資金有限,下面的工廠想要干什么,最好能夠自己想辦法解決,不要向上伸手要錢。
幾個廠長跟宋恂共事了半年,已經了解了他一毛不拔的屬性。
私下里還笑稱他是鐵公雞。
他們今天會舊事重提,也是因為聽說了冷庫里的凍魚出口歐洲,賣了大價錢,大家心存僥幸,想過來試探一下。
結果鐵公雞還是那一只,有了毛也不會拔的。
周向晚見其他人沒有話了,便提了冷凍廠的問題。
“我們廠的工人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以后,工作效率明顯提高了很多,理魚車間上個禮拜居然還出現了無魚可理的情況。”她笑道,“所以我們最近正在加快速度和其他幾個漁業公司談合作。現在天津、秦皇島和廣東的幾個漁業公司,都有意向與咱們合作,不過今年附近有幾個千噸級的冷庫建成了,給他們的條件都相當優厚。咱們如果不在服務上做一些讓步的話,人家恐怕未必會簽合同。”
冷凍廠前段時間實行了分配體制改革,雖然有些吃慣了大鍋飯的人不太樂意散伙,但是周向晚態度堅決,拿出當政工干部的優勢,挨個上門去給那些頑固的反對派做工作。
不出一個月就將“噸魚工人工資含量”的工資制度推行了下去,工人們多勞多得,產量產值與大家的工資掛鉤。
為了多賺錢,理魚車間里甚至還出現了半夜加班的場景。
周向晚欣慰的同時,也有了壓力。
本地漁業的產值幾乎是固定的,要想讓工人們繼續保持這種積極的工作熱情,就得一直有鮮魚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