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一起走進辦公樓,宋恂笑道“省漁背靠大樹好乘涼,我們卻是完全自力更生的,有錢還得用在刀刃上,多買兩艘船比買車實在。”
何況他們也不是沒有車,豐田客貨也有好幾輛,都是在碼頭拉貨用的。
宋恂回身瞅一眼送他過來的那輛破拉達,笑道“咱倆大哥別笑二哥,都差不多。”
劉經理呵呵一笑說“我們要是能拉到外商投資,我立馬就換輛波羅乃茲。”
“你們不是要從日本進口生產線了么外商投資有望。”
吳科學從榮盛糕點廠跳槽去食品公司下屬的方便食品廠了,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進口方便面生產線,這段時間在先鋒路上都見不到他了。
聽鐘卉說,老吳一直在廠里加班呢,在廠長辦公室里加了一張鋼絲床,不把生產搞上去就不回家。
“我們那是往外花錢,”劉經理拍了拍自己腰間,“沒有外商投資錢,我們就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嘍”
兩人說笑了一陣,便在二樓分開了。
剛走進辦公室,孫翊就拿著一個牛皮信封進來說“書記,有一封你的掛號信,從廣東寄過來的。”
宋恂點頭讓他先放在桌子上,喝了兩口熱茶,才用壁紙刀將信封拆開。
從信封里掉出來的是一張報紙,他瞅了一眼日期,是半年前的。
頭條就是一篇關于王德榮的報道,宋恂沒心思關心王德榮的發家史,他的全部注意力都被文章中間的一張黑白單人照吸引了。
報紙上說,這人是王德榮,高個子,鷹鉤鼻,面容干凈。
而正住在海浦賓館里的王德榮,除了年紀能對得上,與其沒有任何相像之處,臉頰靠近耳朵的地方還有顆痣。
半年而已,不會這么快就長出一顆痣吧
宋恂趕緊給鄔君陽打了一通電話,讓她立馬到辦公樓門口集合。
鄔君陽正跟幾個科室的同志安排明天簽約的事,接到電話滿頭霧水,但是聽出他話里的急切,還是依言下了樓。
“宋書記,怎么了”
宋恂將報紙塞到她手里,然后將人帶去停車場,“咱們先去行署一趟,上車再說”
鄔君陽坐在車里,看到那張相片心里就是一沉。
這是港島那邊挺有名的報紙,絕不會將相片印錯。
既然不是人家弄錯,那就肯定是己方弄錯了。
“這,這”鄔君陽喃喃道,“明天就要簽約了,而且王專員和秦副專員還請來了那么多家單位的記者,明天的簽約儀式要是開了天窗,咱們海浦可就丟人丟大發了”
“丟不丟人的先別管了,”宋恂啟動車子說,“關鍵是看咱們吃沒吃虧,給他的貸款到賬了嘛”
“沒有呢,”鄔君陽稍稍平復一下情緒說,“他得先跟咱們簽約,銀行才會放款。”
“那就行,只要錢財上沒吃虧就不算丟人。”
兩人一路將車開到行署,秘書卻將他們攔了下來,領導正在開會呢。
宋恂沒有廢話,將報紙遞給對方,是否通知領導由他決定。
一張報紙讓原本要開兩個小時的會議很快就散場了,王專員面沉如水地返回辦公室,死死盯著報紙上那張不大的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