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翊的表情輕微扭曲了一下,嘗試提醒,“宋書記,人家好歹是客人,大老遠來一趟,咱們這樣直接提費用的問題,是不是不太好啊”
“怎么不好他們來學習,咱們不但不收分文,還得出人出力,包吃包住天下哪里有這種好事,我也想去。”宋恂沒什么表情地說,“現在只有幾十人參觀,萬一以后有成百上千的人來參觀,咱們出得起這份招待費么就算出得起,又憑什么花這份錢”
孫翊“”
好像也有點道理。
宋恂交代道“我明天要到省城去一趟,如果有參觀學習的客人,就讓鄔經理安排人接待吧。”
宋恂這次是被兩通電話喊回省城的。
一通來自早就調任省人大的袁書記,另一通來自親爹老宋。
他下火車以后先跟袁書記的秘書聯系,按照約定好的時間去拜訪了袁書記。
袁正清見到他,仔細打量片刻便點頭說“還行,沒怎么變樣。”
“咱們才兩三個月沒見,我能變成啥樣啊”宋恂每次來省城出差,都會到曾經的袁書記,現在的袁主任這里坐坐。
他對辦公室的陳設還算熟悉,自顧自在柜子里翻出一罐六安瓜片,給自己沏杯茶。
“我是怕你被突如其來的關注弄得找不著北了。”袁正清盯著他往自己的茶杯里續水。
“真正應該得到關注的是漁業公司的發展,我只算發展中的一環,”宋恂笑道,“將大家對我的好奇轉移到漁業公司上就行了。”
袁正清頷首“你能正確認識這件事就很好,最近行事一定要謹慎,不要過度張揚高調。平時還是得將工作重心放在漁業公司的發展上,漁業公司好了,成績自然會算在你身上。高知名度和關注度是一把雙刃劍,你以后前進的每一步都會被人用放大鏡審視,所以工作一定要做扎實,不要浮躁。”
宋恂虛心接受了袁書記的建議,但他總覺得今天袁書記有點心不在焉的,便直接問對方是不是有什么話要跟他說。
將茶杯放到茶幾上,袁正清琢磨了一會兒才開口說“前天省里的一位領導跟我打聽了你的情況,似乎有意讓你去省海洋漁業公司工作。上級領導可能是對這兩年省漁的發展不太滿意”
宋恂快速回想了一下省漁的情況。
省漁這幾十年來一直在近海作業,如果只看近海成績,它是當之無愧的全省漁業一哥。
但是在外海捕撈方面,省漁一步慢步步慢,錯過了國家對漁業外匯貸款政策最寬松的時期,這兩年只在國內購買了三四對外海漁輪。
在企業改革方面也沒聽說有什么特別亮眼的成績。
與海浦漁業公司相比,省漁的最大優勢是體量大,背景硬。
人家是受水產部和省委雙重領導的副廳級單位。
“省里最近在研究省漁新任領導班子的人選,經理和書記可能都要動。”袁正清提醒道,“你有個心理準備吧,組織部有可能會派人跟你談話。”
宋恂蹙眉問“這事已經定了么我在漁業公司當書記才一年多,現在到省漁去并不合適吧我們還有很多工作沒有完成呢。”
雖然去了省漁就是副廳待遇,但他心里其實并不想來省城工作。
領導能注意到他,多半是因為最近一段時間的宣傳熱度,想讓他將這套配套改革的方案復制到省漁去。
但是,兩個業務范圍相似的漁業公司,改革的步驟也是大同小異的,他不想去做重復的工作。
如果省漁真的有心改革,讓現有人馬照搬海浦的改革方案,多半也能成功。
袁正清看出了宋恂的抵觸,其實他內心也不認同將宋恂放到省城來。
這一步看似是前進了一大步,但是對他的長遠發展而言,說不上有多好。接連在兩個漁業公司工作的話,以后很有可能會一直在水產系統里發展。
“事情還沒定,組織部門想調人,還得先跟海浦那邊商量,”袁正清呵呵一笑,“你現在出名了,老王他們未必舍得放你走。你自己也回去好好考慮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