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楊玉環了,就連雙胞胎也不被允許上船。
岸邊人頭攢動,游客們摩肩接踵,都是在媒體上看到廣告以后,趕來觀看龍舟比賽的,鄉政府負責組織活動的干部忙得腳不點地,為了避免麻煩,要求所有參加比賽的橈手都必須是成年人。
三個小孩徹底傻眼,趕緊跑去工廠找姥姥想辦法。
苗玉蘭的小作坊早已經鳥槍換炮了,在海味品加工廠附近蓋了一個規模稍小的工廠。
聽外孫們講清楚來龍去脈以后,苗玉蘭摘下圍裙和套袖,拉著三個孩子就去了岸邊。
“小崔干事,這三個也是我家的孩子,一會兒讓他們上我們廠的龍舟啊”
“苗廠長,你們那條船上已經被你安排四十多人了,”鄉政府的崔干事無語道,“咱們的龍舟最多只能坐三十人。”
“那就變通一下嘛,把這些橈手分成兩撥,年紀小的先參加表演賽,年紀大的參加正式的龍舟競渡。”
“怎么安排人手你們自己決定吧”崔干事已經忙得暈頭轉向了,“反正都是你們自己的船,想不想得獎,全看你們自己了。”
苗玉蘭得了準信,便推著外孫們說“到那邊找你們大寨哥去,讓他給你們安排”
項大寨是他們家這條船的船長,船上的所有橈手都是老項家的親戚。
見到被奶奶領來的小表弟,大寨也挺為難,這么小的男孩哪有力氣劃船啊
“哥,我們參加表演賽”延安拉過楊玉環,躍躍欲試道,“這是我們找來敲鼓指揮的”
大寨“”
這些湊熱鬧的小孩可真煩人呀
“大寨,女的可不能上船啊”幾個青年一見到楊玉環便蹙眉。
“嘁,我大姑也是女的,還不是照樣在游輪上當船長”大寨本來不想帶幾個小孩參加比賽的,被這些人一激,反而生出了些逆反心理。
他將村里另三個有意報名劃船的女孩也喊了過來。
八個十一二歲的小孩,加上十二個稍大一些的少年,組成一隊參加表演賽。
崔干事拿著本子過來統計基本信息,“你們的隊伍叫什么名字如果比賽取得名次的話,大會主辦方會對外通報名字的”
延安舉手說“叫葫蘆兄弟隊吧”
眾人“”
吉安反駁“不行,這個不好”
大家紛紛點頭,對嘛,這個名字不太威風。
“應該叫葫蘆兄弟姐妹隊”吉安覺得弟弟取名不太嚴謹。
眾人“”
崔干事忙得很,沒有時間等他們想名字,在本子上記下了“葫蘆兄弟姐妹二十人”,便讓他們趕緊準備,龍頭祭馬上就要開始了。
為了參加龍舟賽,苗玉蘭女士也是下了些本錢的。
龍舟的龍頭和龍尾都是木質彩繪的,龍尾上的鱗甲紋路清晰可見,栩栩如生。
在岸上放過鞭炮以后,各隊的運動員派出代表給龍頭上紅,掛上紅帶。
半專業人士項隊長出面念了一段大家聽不懂的祭文,并為龍頭開光點睛,簡單的龍頭祭就算完成了。
岸上的鞭炮和舞龍舞獅一直沒有停過,大寨給所有小隊員都穿上救生衣,講明白了行船路線便在震耳欲聾的鑼鼓聲中,將隊員們挨個送上了龍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