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小羽失語一陣,提議道,“娘,要不你把外套脫掉吧,穿里面的襯衫就行”
這身衣裳是春秋季節穿的,現在穿太厚了,她娘坐在辦公室里,腦門直冒汗。
苗玉蘭捂著嘴低聲說“我里面的衣裳不好看,就穿這個吧。”
項小羽無法,只好先在辦公室里錄了一段簡單的開場白,便提議去廠房看看。
好歹外面還能涼快些。
“我們廠是從生產烤魚片發展起來的,剛改革開放那兩年,趕上了好政策,國家同意我們農村社員發展家庭副業。漁民就是靠海吃海的,所以我們村里有好多婦女做了烤魚片等小零食,拿去農村大集上販賣。”苗玉蘭拿出幾袋藍色小包裝的烤魚片給幾位記者同志試吃。
項小羽對親娘的發家史如數家珍,不過,此時她還得繼續問“既然當時有那么多婦女在做烤魚片的生意,怎么只有你辦起了工廠呢”
“其實當時在市場上賣烤魚片的人有很多,除了我們村的,還有其他地方的。但是當時大家的販賣地點一般都在農村大集,這玩意就是零食,不能正經當飯吃,后來的銷量就沒有最開始那么大了。有些人可能是覺得賺的錢越來越少,干脆就不干這個了,轉而去做別的。”
苗玉蘭謙虛道“但我只是個沒什么文化的農村婦女,除了烤魚片,也沒什么特別手藝。所以,為了繼續干這行,我將魚片賣給了城里的菜市場和批發部。正好當時海浦開始發展旅游業,不少游客都要買特產和紀念品。我們趁機買了包裝機,開始售賣帶包裝的烤魚片,還根據各地區游客口味的不同,制作了麻辣味、甜辣味和原味的魚片,在游客間的口碑特別好。現在好多游客來旅游的時候,都會特意購買苗玉蘭牌烤魚片。”
項小羽趁機問“既然現在苗玉蘭牌烤魚片已經打響名氣了,你們有考慮過讓產品出省,銷往全國嗎”
“最近有一些外地客戶來廠里進貨,不過銷量不大,我們主要還是為省內的消費者服務。”苗玉蘭為了今天的采訪提前演練過好幾遍,說起話來有板有眼的,“全國都在提倡保護海洋資源,我們廠也一直在響應國家號召,從不在禁漁期捕魚,不過這行的鮮魚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從去年起,我們已經開始人工養殖原料魚了。”
“以你們如今的銷量,即便自己養殖,原料也是不夠用的吧”項小羽問。
“當然不夠用了”苗玉蘭驕傲道,“所以,我們打算用小雜魚和低值魚開發一些新產品,這些魚由于加工和保鮮跟不上,每年都因為變質而損失一大批。用上這些小雜魚以后,一方面可以彌補禁漁期時烤魚片產量跟不上的短板,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
她從提著的布口袋里挑出幾樣小包裝的零食分給大家。
“這幾樣都是技術員開發的新產品,有蜜汁魚塊、魚蓉丸、紫菜魚卷、油炸魚糕、魚肉馓子。上市以后,消費者的反饋非常好,近幾個月甚至比烤魚片賣得還好”苗玉蘭笑著說,“我們特意為這些新產品采購了生產線,原料充足,產量也跟得上,所以現在已經開始大量銷往省外了。”
苗玉蘭帶著幾位記者走進操作間,工人們雖然沒有穿統一制服,但是頭發都被干凈的工作帽收攏了,每人都帶著套袖、手套和口罩,衛生情況看起來還不錯。
“我們廠基本已經實現全自動化了,洗魚機、采肉機、切片機、擂潰機、攪拌機、成型機、真空包裝機,我們都有。”苗玉蘭帶著他們參觀了幾臺大型機器,“除了去頭剝皮除內臟這一步,其他步驟基本都是用機器完成的。”
她帶著記者在廠房里拍了一會兒,然后在一面寫有“苗玉蘭海鮮食品加工廠,訂貨電話86xxxxx”的灰墻前站定。
單方面將接下來的談話地點定在了這里。
項小羽看到這面墻以后就一直在憋笑,給苗女士的機智默默點贊。
“苗廠長,方便問一下你們廠的年產值嘛”
“可以呀,”苗玉蘭偷偷往旁邊挪了一步,露出全部電話,“我們一年大概能賣六七十萬元吧。”
除項小羽以外的所有人都驚了一下。
這么多
他們哪怕當一輩子記者也賺不來這些錢啊
小胡透過攝像機看向苗廠長的目光相當復雜,這老太太可真有錢吶
“不過,我們賣得多,投入的也多,像是人工養殖原料魚,購買各種機器和生產線,都是需要大量投入的。”
自從苗玉蘭開起了工廠,再說自己不賺錢,真是連鬼都不信了。
索性就趁著這次采訪的機會透露出去。
現在的情況與前兩年不一樣了。
以前大家的日子不好過,她需要低調,但是現在村里大多數人的日子都不差,而且她打算開拓外省市場,這就不能在繼續謙虛低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