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收到奶奶的眼色,趕緊說“爺,高考還有半年呢,到時候我們接了通知書就得去上學了,那兩個月未必有適合結婚的好日子。還是讓我小姑按照原計劃結婚吧,你要是實在不舍得我小姑嫁人,把酒席定在五一也行啊”
宋家的男人們都表現出對唯一女兒的極大不舍,最終在小裴大夫連番保證會好好對待宋家的掌上明珠后,終于同意他們在五一擺酒。
作為兩個時間論秒過的高考生,吉安和延安在最后一學期的日子過得昏天黑地。
確切地說是吉安過得比較慘。
延安已經通過電影學院和中戲的提前考試了,以他的文化課成績,被錄取是沒什么懸念的。
但是吉安的那根弦卻一直繃得很緊。
經過幾次模擬考試以后,他在提前批次報了國防科大。
而跟他成績差不多的幾個同學,尤其是鄭凱凱,直接閉眼填了清華。
連楊玉環都知道,吉安和鄭凱凱是宿敵,兩人成天攀比考試成績。
所以,即便沒報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吉安也是憋著一口氣,打算壓鄭凱凱一頭的。
延安對他這莫名其妙的勝負欲很是無語,但又拿他沒啥辦法。
因為通過了第一輪考試而松懈下來的學習熱情,又被大娃帶動了起來。
延安盡心盡力地陪大娃一起復習,一起高考,一起估分,一起等成績
然后前幾年曾經經歷過的過程,又重演了一遍。
宋吉安同學拿到了海浦地區的理科狀元,以一分之差,惜敗給省城一中的那個女生,錯失了省理科狀元。
該女生就是中考時也壓了吉安一頭的那位。
延安連連感慨“你壓鄭凱凱一頭,那個女生壓你一頭,這就是宿命呀”
宋吉安再次成為了海浦地區的狀元,好幾家媒體都聯系到一中,想要給宋同學做個采訪。
不過,宋吉安不是普通學生,學校不好隨意幫人家孩子應承這些記者。
只能將是否接受采訪的決定權交給學生父母。
項小羽只在高考那幾天請了一個禮拜的事假,回海浦陪兒子們參加了高考,等她返回北京以后,這次篩選新聞媒體的任務就落在了老父親的肩上。
他詢問了宋狀元本人的意愿,聽說他不想上電視露臉后,便幫他接受了海浦日報和某軍報的采訪。
是的,有個高考狀元報考了國防科大,軍報的記者覺得這對軍校明年的招生能起到很不錯的宣傳作用,便趁著高考的熱度跑來了海浦。
“宋吉安同學,聽說你的成績一直是年級前三名,今年全地區的第二和第三次模擬考試中,你都是第一名。在其他同學都報考清華北大的時候,你怎么會想到報考軍校呢”
吉安摸摸鼻子說“報考軍校很正常吧哪個男生小時候沒有過參軍報國的夢想高分和報考軍校并不矛盾。”
“在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參軍報考軍校已經不是很多人的第一選擇了,宋吉安同學,你是怎么保持初心的呢”
“部隊應該是圖不到錢和利的地方,如果想要追求名利,可能確實不太適合報考軍校。”吉安對記者笑了笑,“即便當上了將軍,存折里其實也沒多少錢。太多的大道理我也講不好,反正年輕嘛,總要有點熱血和理想的,我很希望自己的青春里能夠留下穿軍裝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