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項小羽提議回鄉探親后,宋恂特意空出了周末的兩天,跟她一起回來了。
汽車在村口停下時,面對眼前的畫面,宋恂和項小羽眼中都帶著點陌生。
改革開放將近三十年,海風海浪依舊,而瑤水村卻早已舊貌換新顏了。
除了距離海岸線最近的那兩排石砌小院依然被完好保留,后面的房子全被重新規劃,蓋起了樣式類似的一至三層小洋房。
每家的陽臺上,都點綴著色彩繽紛的花卉。
只有房檐下晾著的咸魚和蝦干,提醒著他們,這里還是曾經的那個漁村。
他們只在瑤水村住兩晚,所以并沒有回自己的小院居住,而是直接住進了項英雄和苗玉蘭老兩口的院子。
早在十年前,苗玉蘭就將食品公司的業務交給了大寨打理,她那會兒剛拿到全國先進個體勞動者獎章,還成了全省優秀企業家代表。
當時的食品公司已經有職工兩百多人,公司發展的好壞,不只關系著老項家的命運,同時也牽動著兩百個家庭。
彼時已經七十多歲,但身子骨仍舊硬朗的苗玉蘭,謹慎思考了幾天后,決定將公司的業務一點點交給孩子們。
如今苗玉蘭海鮮食品公司,已經成了海浦的明星企業,利稅大戶。除了建在瑤水村的這家總廠,還在其他五個沿海村鎮開辦了分廠。
項遠洋家的圓圓大學畢業后,去深圳的食品廠工作了三年,然后就回到老家,接手了自家一個分廠的管理工作。
幾個孩子已經將企業打理得有模有樣,項小羽甚至能在北京的超市里,買到自家的產品。
宋恂陪著老兩口說了大半天的話,而后就被丈母娘攆了出去。
“今天有不少知青回來呢,村長邀請你爹這個老村長也去跟大家見見面,講兩句話。你們跟他一起去吧都是年輕人,一起說說話。”
宋恂笑道“娘,我們都快六十了,哪還是年輕人啊”
當時十幾一十歲就上山下鄉的孩子,如今有不少已經年過花甲。
老戰友們相見,有抱的,有親的,有笑的,有哭的。
項小羽夫妻陪著項隊長在會議室里露面時,立馬被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包圍。
大家都用著曾經下鄉時的稱呼,親切地喊著“項隊長”,喊著“小宋主任”,喊著小羽。
年輕的村長,想讓老隊長給知青們講兩句,但是項英雄這會兒哪還說得出話
曾經熟悉的人們,三十年后再相逢,項英雄張了幾次口都沒能發出聲音。
只一徑地握住大家的手點頭。
大家體諒老隊長的心情,便轉而對宋恂說“小宋主任,你代替項隊長跟大家講兩句吧”
宋恂沒有推辭,扶著老丈人坐下后,才開口說“我剛來到瑤水村的時候,還是小宋主任,一晃三十多年過去,已經變成老宋了。大家來插隊的時候,還是一群大孩子,如今也已經或即將步入花甲之年了。我岳父常說,他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決定,就是支持當年的大孩子們讀書,復習參加高考,為大家爭取到一個選擇不同人生道路的機會”
“這些年,大家在各自的新崗位上拼搏奮進,”宋恂的視線在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上掃過,“我聽說,咱們這群同志中,有的成為了國家干部,有的成了名校教授,有的在工廠為國防事業默默奉獻一生,有的成為了優秀的企業家”
“包括我在內的所有瑤水人,都為大家在各自崗位上取得的成績驕傲瑤水村是大家的第一故鄉,故鄉的父老鄉親們一直想念著咱們。這次大家故地重游,應該已經看到了,咱們瑤水這些年發展得非常不錯”
宋恂下面的話被老丈人項隊長接了過去,拉投資的話可不能讓他女婿說。
人家沖著宋恂的面子在這里投資,賺錢了還好,萬一賠錢了,豈不是要給宋恂找麻煩
其實瑤水村已經是個富裕村鎮了,即便沒有新的投資,對大家的生活也沒什么影響。
項英雄打起精神跟知青們聊天,然后讓閨女帶著女婿和孩子出門轉轉。
“留咱爹自己在那里能行么”宋恂被媳婦拉出來,不太放心老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