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午,打響上工鈴前的半個小時,是補網隊婦女們最愛的時段。
既不用上工,也不用做飯看孩子,只需要帶著耳朵往厚厚的漁網上一坐,認真進行政治學習。
項小羽負責為大家讀報,今天選讀的這段,介紹了市里的一家制網廠的情況。
相比于補網隊的純手工操作,這個制網廠已經實現了全廠機械化。
聽她讀完,就有婦女跟補網隊的隊長起哄“小鴻,咱們補網隊啥時候能實現半機械化呀我看人家廠里的人工織網機挺好。”
項小鴻并不覺得對方是在開玩笑,正色答應“年底核算工分以后,我會跟隊里商量,為咱們補網隊買一臺織網機,咱們也體驗一把機械化”
三四十個婦女紛紛鼓掌叫好。
提起機械化的事,大家不免就要聊到最近隊里的頭等大事機械化萬頭養豬場。
“真是可惜了,要是能建在咱們隊里,那得有多少豬糞呀再也不用為糞肥的事發愁了。”
“誰說不是呢聽說縣里把養豬場放在了勝利公社,我家那個唉聲嘆氣了大半宿。”
“哎,我怎么聽說,隊里想自己搞那個機械化呢小鴻小羽,有這回事不”
婦女們一起看向項隊長家的兩個閨女,尤其是項小鴻,這閨女經常往公社跑,有時候消息比大隊干部還靈通。
項小鴻笑道“是有這么回事。省里的項目落到了勝利公社,不光咱們憋屈,公社領導也難受。所以,我爹剛一提出擴大隊里的養豬場規模,也建一個機械化養豬場的事,公社立馬就同意了。現在正由公社科技組的同志和漁業公司的小宋技術員,一起在養豬場考察呢”
有個婦女問“小宋技術員是住你家隔壁的吧聽我家那口子說,他是造船的呀,怎么連養豬的事也能管呀”
項小鴻對此也不甚清楚,只說是項隊長邀請的。
提起宋恂,大家不免又來了精神。
“聽說小宋技術員是大學生呢咱們這些人里,除了小鴻姐妹和英英,是不是都沒跟小宋技術員說過話”
大家都嘻嘻哈哈地搖頭。
“他住在隊長家,又總往碼頭跑,咱想去說話也逮不到人呀這回可倒好,又一頭扎進了養豬場,真是白瞎了小宋技術員這樣的人才”
項小鴻趕緊撇清關系“他住在我堂弟的院子里,平時又忙,我們跟人家也是碰不上面的。他來這么多天了,我們姐倆還沒跟他說過話呢”
在一旁整理報紙的項小羽,有一咪咪心虛地低了頭。
有個大嫂好奇地問“英英,聽說你跟小宋技術員從小就認識,他這人怎么樣在城里有沒有對象”
之前李英英追出去找宋恂,大家可都看到了,有人還從鄭鐵奎那里打聽到了他們之間的關系。
李英英本不想跟人談論宋恂。
可是,察覺到包括項小鴻和知青蘇瑾在內的好幾個年輕姑娘,都暗戳戳地看過來,她突然就改了主意。
“宋恂的父親是我爸的領導,我們只在小時候一起玩過,后來他全家離開北京,我們就聯系得少了。”李英英狀似漫不經心地說,“不過,他從小就聰明,聽說很早就考上了大學。我們那邊好幾個領導想把閨女說給他呢。”
然后,她就從出身到相貌,從相貌到學識,從學識到品味,極盡夸張地給這些農村婦女,描繪出了城市白富美的形象。
又用宋恂本人聽后,會三天吃不下飯的措辭,將他塑造成一個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男神。
中心思想只有一個宋恂是不可能看上隊里任何一個女同志的,包括女知青。
話落,她就留心觀察項小鴻和蘇瑾的反應。
項小鴻已經如往常一般,整理漁網準備開工了,而蘇瑾垂眸不知在想些什么。
李英英重生以來,會時不時地做一些奇怪的夢。
夢里光怪陸離,很多內容她醒來就忘了,但有些人和事因為出現的次數過多,就印象尤其深刻。
比如她在北京時,就夢到過項小鴻和蘇瑾。
她覺得,這兩人這么頻繁的出現在自己的夢里,肯定是有某種原因的。
通過這幾年的觀察,她猜測,這兩人可能是宋恂上輩子的妻子人選。
項小鴻有個隊長爹做靠山,她本人又是女強人型的,相貌在村里也算出眾。李英英覺得宋恂那種人,可能會欣賞這類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