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三泰給剛進門兩人講了事情原委。
項小羽之后五個知青,像是從她身上找到了通關密碼。
一個個接打電話時候,都是扯著嗓子喊,生怕聲音小了,對面聽不清。
再加上,他們本身普通話標準,跟省漁兩通電話,很順利就完成接聽了。
杜三泰覺得這樣不行,電話員只招一個,這得考到啥時候去干脆就把幾個知青召集起來,讓他們說南灣話。
知青們覺得這樣不公平,同樣考試,內容卻不同,有什么公平性可言
李英英見到宋恂,便直接告狀“宋主任,考試形式和內容是提前說好,公司總不能中途出爾反爾吧”
她其實不在乎一個電話員工作,接打電話枯燥得很,有什么可做
但她得抓住這個跟宋恂近距離接觸機會
自打宋恂來了瑤水,除了在養豬場那陣子,她能與宋恂說得上話,之后就再沒什么碰面機會了。
宋恂就像個工作狂似,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要么就是在省城出差。
她根本找不到接近宋恂機會
原本尋思,讓他趁機搬去知青點住,結果天公不作美,知青點房子居然塌了
所以,這個電話員她是非當不可。
杜三泰反駁“我們只招一個電話員,這樣考試話,大家都能通過,最后選哪個”
宋恂揮手讓知青們坐回去,繼續等電話。
然后對杜三泰交代“那你就多費點心,給大家出一份南灣話考題吧。等所有人都接打完電話以后,合格同志進入第二輪考試,就考南灣話。”
眾人“”
行吧。
宋恂沒把電話員事,放在心上。
他已經認定這個電話員工作就是項小羽了。
外地人說南灣話不占什么優勢,別看知青們來南灣插隊已經好幾年了,但是該說不好還是說不好。
這些知青平時吃住都在一起,除了上工時能跟社員零星說幾句日常用語,平時都用普通話交流。
有些人南灣話還沒他這個剛來說利索。
他把招電話員事情交給了賈紅梅負責,自己跑去碼頭找項隊長了。
項英雄正在跟社員一起鼓搗那兩對新買回來退役機帆船,看盡宋恂找過來,還拉著他幫忙看看其中一艘船發動機。
宋恂拿過工具箱,一面檢查排氣缸,一面跟他說了曬蟹米問題。
“出口公司那邊是常年收蟹米,不過,我看咱們村里好像很少有人曬蟹米”
婦女們一般都是弄紫菜海帶或者烤魚片,蟹米不常見。
“那玩意不好弄,一只螃蟹只能摳出一丁點肉,蟹子打開就吃了,誰還有耐心把肉留下來晾曬成蟹米呀”項隊長搖頭,“而且隊里曬蟹米,一般都是用婦女小孩趕海撿回來螃蟹曬。你想想,那點螃蟹才能曬出來多少”
“咱們船隊捕回來螃蟹不做蟹米”
“螃蟹不好保存,我們出海捕魚時候,一網下去會零星撈上來一些,不過要么當時就吃了,要么就重新扔回海里,不然沒等船隊收山,那螃蟹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