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恂對賈學義有些印象。
他之前在養豬場附近撞見過賈學義和項小羽的告白現場。
視線在有些故事的兩人之間打個轉,宋恂就看向項小鴻問“你們女子船隊的其他人呢怎么只有你一個人過來”
項小鴻無奈攤手“你不是要求初中以上學歷嗎符合要求的就我一個”
有初中文憑的姑娘,人家干點啥不好坐辦公室或者當老師,再不濟去補網隊補網,都比當船員輕松。
所以,他們船隊的成員中,并沒有太高學歷的女同志。
宋恂也后知后覺地想到這一點。
“高小畢業的有嗎”能把字認全也行吧。
“有四個。”
宋恂記住名字,招來項愛國去這四個人家中喊人過來上課。
趁著等人的空檔,宋恂與大家宣布了選拔船員去省城培訓的決定。
“速成班的學習進度比較快,學習的內容也相對難一些,還會占用大家不少業余時間。”宋恂在教室里環視一圈說,“參加培訓是自愿的,有人要是對當漁輪的船員不感興趣,可以隨時離開。”
沒人離開,但是有人問“宋主任,萬一真被選去省城培訓了,工資怎么辦”
“脫產學習工資照發。另外,每人每天按照干部的標準有四毛錢的餐補和五毛錢的住宿補貼。往返交通費也由單位報銷。”宋恂笑道,“培訓班在明年初結業,我是盼著你們都能在省城呆到明年的,不用給單位省錢。”
眾人心照不宣地呵呵笑。
工資補貼正常發放,還能去省城見見世面,這個條件對于鄉下小伙子們來說,確實非常誘人。
既然大家都默認了參加培訓,宋恂便沒再耽擱時間,直接轉入了正題。
“我先統計一下。在座的同志中,擔任船老大和副老大的請舉手。”
除了周衛國和薛適這兩個學歷最高的知青,再就是項遠航和于向東,于向南,于向北三兄弟。
之前招船員的時候,宋恂就特別關注過他們。
這三人是貧協主席于滿倉的兒子,家里往上數八輩都是貧農。
到了他們這一代,居然一口氣培養出三個初中生。
項小羽比較促狹,悄悄跟宋恂提過他家的情況。據說是因為于滿倉的媳婦特別勤快,從公社接了縫扣子的活回來做,常年要求全家老小一起縫扣子賺外快。
他們家只有讀書人不用縫扣子,所以于家三兄弟都搶著讀書。
“按照省漁技校的培訓方案,以前在機帆船上當過正副船長的,可以培訓為高級船員。其他負責撒網拉網的同志,則培訓為中級船員。”宋恂簡單介紹后,便鼓勵道,“一艘漁輪上,船員們各自的分工不同,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努力吧,能當高級船員的盡量爭取。”
“另外,咱們的課程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由我為大家講解關于輪船的基礎知識。另一部分則由項隊長等有經驗的船老大為大家傳授航海經驗。”
話落,宋恂便指向在辦公室最后一排坐了很久的項隊長。
船員們見到隊長,鼓掌的同時還紛紛問好。
惹得正好在此時進門的幾個姑娘一臉懵,還以為大家是歡迎她們的。
人都到齊了,宋恂邀請“項隊長,要不就從今天開始上課吧,由你來上第一課”
項隊長緊張地擺手“小宋主任你先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