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是稅收大頭,苗利民對各個生產隊的船只情況還是很了解的,報出準確數字“全公社一共有一百四十二艘機帆船。”
“各個生產隊基本能保證機帆船小修不出隊,大修不出鄉。”宋恂繼續道,“但是,各生產隊的漁船維修工作,基本都是由小作坊完成的。只給工人算工分,為隊里的船只維修也不收錢。這樣雖然方便了社員,但也減少了生產隊的漁船修造收入。特別是瑤水和金海這兩個大隊的作坊,不但負責給生產隊的船只進行維護,還要看顧漁業公司的船只,雙方的界限十分模糊。長此以往,并不利于咱們漁船修造業的發展。”
“我們瑤水的漁船修造廠正式掛牌以后,按照地區規定的漁船維修收費目錄進行統一收費,只用半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有三百多塊的收入了。”
“能有這么多錢”苗書記問。
宋恂點頭說“這還是只收部分維修服務費的情況,像是硯北港那邊,工人們幫漁船停靠碼頭系解纜還得收費呢,每次根據船身長度,15元不等。不過,我們瑤水并沒有收取這部分費用。”
苗利民在心里快速盤算著,這還只是工廠新辦階段,其他地方的漁民還不知道這邊有維修廠了,等到建廠的消息散播出去以后,有些漁船也會就近去瑤水維修船只。
保守估計,每月七八百塊,每年八千左右的產值應該是能保證的。
這八千塊看著不起眼,但是維修船只基本上就是無本買賣,靠的全是師傅的手藝。
刨除發給工人的工資和其他損耗,維修船只的利潤在60以上。
而公社里目前產值最高的糕點行業,也只是賬面上好看,利潤率還不到10。
“只有瑤水這一家漁船維修廠是滿足不了來往船只的需要的。咱們團結公社距離幾大漁場都很近,南來北往的外縣外市甚至外省的船只非常多。尤其是金海大隊和瑤水大隊這兩個漁業生產隊都修建了正規的碼頭,偶爾會有外面的船中途停靠補給漁需供應。咱們原來都是加工小作坊,外面的人并不信任師傅們的手藝,如今正式掛牌以后,就是正規的社隊集體企業了,維修船只可以開具發票,讓人家回去報銷的時候能拿出憑證。如果運作得當,在這兩個生產隊開辦漁船修造廠是很有賺頭的。”
“除了服務費,維修更換零部件方面,你們是怎么收費的”苗利民問,“這部分應該是盈利的大頭吧”
“就是按照地區的統一規定,零部件算是外購器材,除了采購成本,還需要加上運雜費,管理費和稅金。”
反正收費挺高。
好在這是生產隊的集體企業,收的錢相當于左手倒右手了,最終還是隊里的。
項隊長已經私下跟社員們解釋了,辦這個廠主要是為了收外人的錢。
所以,漁民們都欣然接受了這個新廠,沒什么怨言。
苗利民覺得趁著這個機會,將他們全公社的漁船修造作坊全部正規化,也是個好事。
這些年為了大力發展漁業,方便社員們維修漁船,修造作坊只是一個輔助性的存在。
大家的關注重點都在漁業產值上,反倒是忽視了漁船修造業的工業價值。
“瑤水這個修造廠好是好,關鍵是解決不了咱們工業產值低的問題啊。過完春節以后,頂多再有一個月,又是縣里的三干會。”苗利民把宋恂當成正經的外甥女婿,有些話也不瞞著他。
估摸著三月份的第一季度全縣三干會上,他們團結公社,又得是工業墊底的。
對于這一點,宋恂也沒啥可說的。
再是喊口號,也不可能三個月就大變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