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時間定在上午九點,將車停在漁業廣播電臺的大院前,宋恂像個送考的老父親似的,叮囑她別忘了在考試卷上寫名字,考完了就來公社大院找他。
巴拉巴拉囑咐了一大通,又幫她把軍用水壺挎到身上,才不放心地騎車離開。
今天來參加考試的都是應聘播音員的。
項小羽進去的時候,院子里已經站了七八個人了,男女都有。
其中的兩個女同志她還算熟悉,是公社廣播站的廣播員,過年前她趁著人家不忙的時候去廣播站學習觀摩過。
不過,聽她描述過廣播站里的設備后,宋恂推測公社廣播站跟廣播電臺的設備還是有所區別的。
公社廣播站用的是有線廣播,與電話用的是同一個線路,基本都是實時廣播,跟生產隊里的廣播設備差不多。
而廣播電臺用的是無線廣播,聽說還需要提前錄播,錄音和放音設備他們都沒見過。
除非這些候考的人里有在電臺工作過的,否則大家應該都是這方面的新手。
項小羽將報名表填好后,交給一位中年女同志,就安靜地與另幾位候考的站成一排,等待考試。
時針指向九點時,女同志將所有的報名表收齊,便笑著來到他們跟前。
“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漁業廣播電臺的招工考試,我是漁業電臺的臺長郁英荷。”
幾位考生不自覺鼓起了掌。
郁英荷好笑地壓了壓手,繼續道“咱們漁業電臺是由市廣播電臺,市氣象局和市水產局聯合創辦的,是一個專門為漁民群眾服務的廣播頻道,正式開播后,將以普通話和南灣話雙語播出。所以,不會說普通話,或者不會說南灣話的同志,只能遺憾地暫時止步于此了。”
項小羽身邊站著一個身材很嬌小的姑娘,聞言便緩緩舉起了手。
“郁臺長,我是去年剛從省城來插隊的知青,以前在省人民廣播電臺的業余廣播劇團當過報幕員,也在省人廣的播音組朗讀過長篇小說風云初記。”那姑娘一臉為難,“但是我才來南灣插隊半年,土話可以聽懂,發音卻還在被老鄉糾正。咱們能不能將對方言的要求放寬一些”
郁英荷翻出她的報名表查看,沉思片刻后,還是遺憾地搖頭,“魏薇同志,你的條件確實不錯,但我們電臺初建,又是為漁民服務的,尤其是南灣的漁民,有些人還聽不懂普通話,為了讓所有漁民都能聽懂這臺漁業廣播,播音員能熟練地使用南灣土話進行廣播,是必要條件。不過你也不用氣餒,咱們市人廣的第一套節目最近也有招工意向,你的聲音條件挺好的,到時候可以去試試。”
看著魏薇黯然離場,項小羽暗暗咂舌。
知青里果然臥虎藏龍。
那姑娘瞧著不起眼,沒想到人家居然有省人廣的工作經驗,若不是囿于方言這塊短板,這唯一的播音員崗位肯定非她莫屬。
人外有人,她之前真是過于樂觀了。
郁英荷繼續做接下來的安排,“咱們今天先筆試,后試音。筆試需要”
她的話才開個頭,便被一個匆匆跑進院子的女同志打斷了。
“不好意思,我來晚了。”蘇瑾喘著粗氣,滿頭大汗地跑進隊伍里。
郁英荷看一眼手表,擰眉說“這位同志,咱們公告上寫得很清楚,九點整準時考試,這會兒已經九點二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