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主意是你出的,那就由你親自去跑吧。
宋恂接下了這個工作,又跟工業局借了幾個人。
雖然是個跑腿的活,但跑得好的話,沒準兒真能把分廠弄到他們團結公社去。
宋恂在縣里兼任了一個籌備組秘書,而另一邊的項小羽在考慮了幾天后,決定主動與領導和同事們交流一下工作心得。
如今廣播電臺的幾個人交了錢和糧票后,已經在公社大院入伙了。
項小羽是個播音新人,中午在飯桌上吃飯時,便沒什么顧忌地當著大家的面說了自己的想法。
“臺長,我那個漁業百事通的欄目,已經播了快三個月,關于漁業的小知識也寫了將近一百篇,我覺得這個數量已經差不多了,咱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將之前錄的內容進行重播”
郁英荷沒有第一時間給出答復,反倒是主編蔣紅葉問道“你現在只有這一檔固定錄播的節目,不是做得好好的嘛,怎么突然不想做了”
項小羽趕緊澄清“不是不想做了,而是能夠科普給漁民的漁業知識比較有限,越往后越不容易收集素材。我尋思著可不可以隔天播一次新內容其余的時間我想申請開一檔新欄目。”
“什么類型的節目”蔣紅葉沒有急著否決,想先聽聽她的思路再說。
“我發現好多廠礦企業的廣播站,會播放廠內的先進事跡。我覺得咱們電臺也可以收集全市各漁業單位的先進事跡進行宣傳。比如南灣縣水產局每年都組織農業學大寨的評比活動,總會涌現出一批先進個人。咱們可以跟市水產局和各縣的水產局聯系,讓他們報送一些現成的先進材料,咱們每天讀一篇就行了。”
“你怎么突然有這個想法”郁英荷揶揄,“這個主意倒是給你省事了,連稿子都不用寫,直接念人家的材料就行。”
項小羽不好意思地說“也不是啦,我就是想試試不同類型的播音稿,練練播音時的腔調。我最近也聽了自己的錄音,感覺跟其他電臺的播音腔還是有差距的。”
郁英荷揮手勸阻“你可千萬別特意去學那個腔調,你現在的這個狀態正正好。之前有聽眾反饋過,播音腔聽久了,會讓人覺得有點油。讀任何內容的稿子都是千篇一律的腔調,容易讓人走神溜號。關于這一點,你問問小蘇就知道了。”
蘇越啃著饅頭點頭。
他前兩年也特意去模仿過知名播音員播音時的腔調。可惜他自我感覺良好,聽眾卻并不買賬。
那段時間批評他的信件特別多,說他播音時拿腔作調,讓人聽不進去。
郁英荷繼續道“咱們是漁業電臺,聽眾大多是貧下中農,所以播音時還得有貧下中農的味兒。你出身農村,在這方面是有天然優勢的,不要摒棄了你的優勢,去學一些華而不實的技巧。”
“但是省漁業電臺也是面向漁民的,他們的播音員用的就是很正統的播音腔啊”項小羽被弄糊涂了,她覺得播音腔可以不用,但是不能不會。
像給學生講課一樣,郁英荷放下筷子耐心道,“你有空可以學習一下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主席強調過了,播音要講究大眾化。什么是大眾化呢,就是我們的思想感情和工農兵大眾的思想感情要打成一片。1”
“你剛才提到的錄播先進個人材料的想法很好,咱們就是要在貧下中農的隊伍中,找出有閃光點的先進個人。不過,你要是一味地用播音腔去播這些稿子,那這個欄目就不能給你做了。播音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工作,根據播音稿內容和風格的不同,我們在播音時的聲音和情緒也要有所不同,還要做出準確生動的表達。如果只是用一成不變的播音腔,應對截然不同的稿件,會讓聽眾覺得索然無味。”
項小羽暗自咂摸片刻,若有所思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