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會兒就只能看著他媳婦穿著他的新棉襖,站在別人家的院門口,仿佛占了多大便宜似的蹭鞭炮看。
“你要是樂意看這個,我明天再去買點吧。”宋恂跟她商量。
“不用啦,咱們省著點,看人家放的也一樣。”
宋恂問出心中疑惑“你攢那么多錢想干嘛啊”
“不干嘛,就攢著唄。”項小羽挎著他的胳膊往前走,“去年大半年,咱家多了一臺電驢子,一臺三輪車和一臺照相機,又買了五百斤大米,就這樣還攢下了一百五十塊呢。今年咱們不用添置什么大件了,每個月最少攢五十,爭取攢它六百塊興許十年以后,咱倆就是萬元戶啦”
“當了萬元戶以后呢”
“當了萬元戶我就給你買一輛四個輪子的小汽車這樣咱們就不用頂著風騎車上下班了”
“小汽車用不了那么多錢,幾千塊就差不多了。”宋恂又忍不住逗她,“再說,十年以后,項小毛同志可能已經當上廣播電臺的臺長了。到時候讓電臺給你配輛車,咱們就不用自己買了,我上下班蹭你的車就行。”
項小羽順著他的話暢想了一番,美滋滋道“十年可能有點短,你看郁臺長干了十多年才當上漁業電臺的臺長呢。而且單位也沒給她配車啊,自行車還是她自己的,得當上市人廣的臺長才能配車。再等二十年吧,到時候讓你蹭我的車坐坐”
宋恂一本正經道“那就承蒙項臺長關照了。”
“好說好說”項小羽也正經八百地回。
然后夫妻倆在暮色中對視著,哈哈笑了起來。
媳婦有理財頭腦是好事,但是對于宋恂而言,還是有些拘束的。
他確實如項小羽所說,花錢大手大腳慣了。
每到月底就緊巴巴的日子,實在是不好過,所以直到春節假期結束,他都在琢磨額外賺點零花錢的門路。
不過,上班以后他就沒什么時間胡思亂想了,春節放假前,公社跟定山縣委約好了學習考察的時間。
宋恂帶著一隊十個人的學習考察小組,去定山縣的十多家工廠參觀考察了四天。
回到團結公社以后,各廠領導都對廠里生產的產品做了相應的調整,比如針頭廠放棄生產普通型號的縫衣針,轉而大量生產服裝廠指定型號的針織機針頭。
紐扣作坊打算跟信用社貸款,購買一臺紐扣自動刮面打眼機和一臺五頭的自動紐扣落料機。從原來的純手工打磨貝殼紐扣,變成由機器設備操作,全面提升機械化程度和生產能力。
考察完為市服裝公司生產設備的紡織機械制造廠以后,機械廠的劉海濤并沒有跟隨大部隊離開定山縣,而是留在當地與對方的領導爭取,由機械廠代加工一部分紡織設備零配件。
之前宋愷幫機械廠聯系到了為622廠代加工螺旋槳葉片的業務,機械廠已經有了為軍工廠加工零部件的經驗,宋恂覺得這次合作還是有希望的。
宋恂剛與考察小組的成員開完總結會,就被蕭書記的通訊員請去了辦公室。
辦公室里,蕭廷芝一反常態地未語先笑,“小宋主任,恭喜了”
宋恂滿頭霧水,“書記,恭喜我什么啊”
“咱們南灣縣團結公社被評為省級先進集體了,過兩天就會有市里的報社來公社采訪。”
宋恂大喜,“真被評為省級先進了”
“對,去年的工農漁業發展都很平均,總產值在全市所有公社中排名第三。”蕭廷芝笑。
宋恂了然,既然是總產值排名,那么主力肯定是漁業了。他們公社的漁業產值本就很能打,去年還合并了省漁的兩個支公司,簡直是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