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日光分外灼熱,隨浪而來的海風,也吹不盡海岸上的燥熱喧囂。
項小羽光腳踩在發燙的沙灘上,擠在人堆里向碼頭邊印有“婦女三八號”的漁輪上張望。
“看到小鴻了嗎”苗玉蘭瞇著眼睛問。
“我好像看到了,穿著一件藍色制服的。”項小羽不確定地答。
“那船上的船員都穿藍色制服。”
豈止是看不清人,若不是漁輪上印著登記號,他們連項小鴻所在的漁輪都未必能找到。
伏季禁漁期宣布結束,這會兒正是開海時節,海面上桅桿林立,泊舟如蟻。岸邊停靠著一排排的漁輪、機帆船、線外捕撈船和各種規格的木帆船。
開海季,又有全省第一支女子漁輪試航的噱頭在,今天海岸上圍觀的群眾特別多。
不但有漁民和船員家屬,還有由縣漁業公司,縣水產局和縣婦聯請來的各大報社的記者。
瞧見那些挎著照相機的記者,項小羽摸摸胸前的照相機,嘀咕道“早知道有記者來拍照,我就不帶照相機了,這么多人在,我總怕把照相機擠丟了。”
苗玉蘭也惦記著幫大閨女拍照呢,第一次正式駕駛漁輪出海,多有紀念意義。
“這死丫頭也不說下船來找找咱們,”苗玉蘭踮著腳往碼頭望,“那么多人咱們想擠都擠不上去。”
“我大姐肯定還在檢查船上的設備呢,聽說她們這個婦女三八號的機械化程度特別高,出海捕魚能給女同志省不少力。那么多設備她不得挨個檢查檢查呀”
項小羽口中勸著母親,目光在人群中虛虛晃了一圈,終于在最前方看到一個熟人。
她拉著爹娘哥嫂蹭過去,笑著與對方打招呼。
尹瓊華停下與人交談的動作,拉住項小羽的手問“來看你姐姐的吧”
“嗯,但是人太多了,前面那些人不讓我們上船,我還想給她拍相片呢。”
“三八號是第一次啟航,今天比較忙,她肯定顧不過來。拍相片的事不用著急,”尹瓊華將身邊的女同志介紹給她,“這是新華婦女的崔副主編,她就是專門來采訪三八號和你姐的,一會兒跟著漁輪一起出海,會幫你姐拍照片的。”
她又轉頭與崔副主編說“關于項小鴻的成長經歷,她的家人比我清楚,可以請他們給你介紹一下。”
聽說人家記者是專門采訪項小鴻的,項家人頓時就有話聊了。
“我家小鴻從小就學習好,是我們生產隊里少有的初中生。”
“她之前參加過高級船員鑒定考試,聽說總共五十個人考試,只有五個人的十二門功課全部及格,其中就包括我家項小鴻”
“我姐的目標特別堅定,好幾年前就想當女船長了。為了能當上女船長,有個很不錯的單位,讓她去當副廠長,都被她拒絕啦”
旁邊不知哪個報社的記者挎著照相機竄出來,插話問“那項小鴻的丈夫和孩子支持她的航海事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