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下旬,文工團演出隊正式啟程。
項南身為團長,親自帶隊。
文工團乘車前往川藏高原,在路上就顛簸了足足兩天。
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
一來,天氣實在寒冷。天府的氣溫多在零上,中午時候,甚至能到十幾度,所以不是特別冷。
但一出天府,上到了高原,氣溫就降到零度以下,最低甚至到了零下十幾度。溫差達到二十度以上,使戰士們一時很難適應。
再加上運輸途中,戰士們要連續幾個小時,僵坐在車里一動也不動,整個人都要被凍木了。
二來,高原空氣稀薄,讓戰士們很不適應,好些戰士都起了高原反應。頭疼、頭暈、乏力、疲倦等等。還有些戰士暈車,一路走一路吐,更顯辛苦。
三來,現在還是七零年代,基礎建設非常落后。很多地方的道路窄仄難行,十分顛簸,甚至有時候,都是直接在懸崖邊上開,看得人驚心動魄。
項南作為團長,原本是坐在駕駛艙的,那里能稍微暖和一些。但他實在見不得汽車在懸崖邊飛馳的畫面,嚇得他心臟都快跳出來了,因此最后還是跟戰士們坐在一起,美其名曰“跟戰士們同甘共苦”。
抵達連隊之后,文工團稍事休整。
“劉團長,戰士們對騎兵連被裁撤,心里面都有情緒,我們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成效都不太大。”連長向項南道,“這次就要看你們文工團了,希望你們能打開戰士們的心結。”
“好的,連長,我們一定盡力而為。”項南點點頭道。
演出隨即開始。
文工團為戰士們準備的節目,還算豐富多彩,有歌曲,有舞蹈,有快板書,有三句半
其中歌曲,是文工團的拿手節目。像邊疆的泉水清又純、小白楊、戰友之歌、什么也不說、牡丹之歌等等,都是文工團自己創作的,唱起來也格外有氣勢。
不過文工團雖然演得很賣力,但是戰士們的情緒始終不高。看得出來,他們的心結,還遠遠沒有打開。
項南見狀,不禁找到了郝淑雯,讓她改了一下報幕詞。
“親愛的戰友們,剛剛的歌曲好不好聽啊”郝淑雯隨后登臺,舉著話筒高聲說道。雖然底下的戰士們沒有回應,但她還是硬著頭皮繼續道,“這些歌曲,實話說,都是我們文工團自己創作的,你們想不想見那位詞曲創作人啊”
聽她這么說,戰士們方才有些騷動。
小白楊、戰友之歌、什么也不說、牡丹之歌等等,他們聽就聽得多了,也非常的喜歡。
但還是第一次見到作者呢,自然感到好奇,都想看看能寫出這么好聽的歌曲的人,到底是什么樣子
“下面就有請我們文工團的團長劉峰登場,大家歡迎。”郝淑雯隨即帶頭鼓掌道。
臺下的戰士們也都跟著鼓起掌來,先是稀稀拉拉的,后來就連成了一片。看得出來,大伙兒對項南這位作者,還是挺尊重的。
項南隨即登臺。
“親愛的騎兵連戰友們,大家好我就是文工團的團長劉峰,也是太陽最后,主席最親、牡丹之歌、邊疆的泉水清又純、戰友之歌、為了誰、什么也不說等歌曲的作者。”他笑著向臺下招手道。
戰士們先是一愣,看著項南,都有些不敢相信。
他還這么年輕,居然就已經是團長了,而且還寫了那么多好歌,讓他們真的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