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花點了點頭,對項南越來越滿意。
很快蔥油餅、小米粥都弄好了。
李水花把炕桌擺上,倆人開始吃飯。
“嘗嘗,好不好吃”項南把蔥油餅夾給她道。
“好吃,真好吃。”李水花嚼了一口,蔥香滿口,不禁眼睛彎成了月牙。
“好吃就多吃。”項南笑道。
“嗯。”李水花點點頭,隨后好奇問道,“永福,你寫得這故事真好看,你咋會這么能寫的”
“額不跟你說過么,額小時候作文可好了。”項南笑道,“再說,亂石溝小破廟的故事,咱小時候不都聽說過嘛。所以額這篇小說,就用了它的故事,再加上額一點想象,就寫出來了。”
“永福兒,你可真有本事。”李水花忍不住贊嘆道。
亂石溝小破廟,附近十里八鄉的人都知道。可是只有項南才把它寫成了故事。這還不厲害嘛。
“額就是想讓你知道,你嫁給額嫁得值。”項南笑道。
李水花一愣,隨后點了點頭。
前兩天,她的確覺得不值。
不過經過跟這兩天的相處,她覺得嫁給項南,其實還是不錯的。
項南用了一天的時間,終于將古廟喋血寫完,隨后下山買信封、買郵票,郵給了滬江的故事會。
一則這類民間傳奇故事,故事會收得最多,取中的概率最高;二則故事會的稿酬也給得最高。
因為它的發行量大,一期的銷量就有四百萬冊,并曾創下七百六十萬冊的記錄。所以稿酬方面給得也大方。
一般雜志收稿,也就千字三十、五十。而故事會收稿,只要取中,就能拿到千字六十以上的稿酬,很好地甚至能超過千字一百。
項南急于改變家里貧窮的現狀,所以自然稿費自然給得越高越好。
發完稿件之后,項南沒有再寫,而是帶著水花開始干起農活來。
山坡上的兩畝地,一半種了洋芋,一半種了玉米。
現在正是四月末,天氣轉暖,萬物萌發,需要及時除草。
另外,四月末也是該種菜的時候了。所謂瓜菜半年糧,蔬菜瓜果種好了,能頂大用呢。
除草、種菜、澆水、施肥項南、水花都是干活兒的好手,所以整得是井井有條,小日子過得也算和諧。
不過此時,倆人睡覺還是分開睡的。
而他們的生活條件,實話說,是真的不怎么樣。
常年的見不到葷腥,吃白面饃已經稀罕,常吃的是洋芋。煮洋芋、蒸洋芋、烤洋芋吃得人直返酸水。
物質的貧乏,其實還容易熬。最難熬的是,精神的貧乏。
山村里沒什么娛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看著同一片群山,同一塊黃土,看著鄉里鄉親這些老面孔,實在沒有新鮮感。
項南都很是懷念有互聯網的生活。其實再不濟,有個電視機,甚至收音機,也能緩解乏悶。
但這些也都沒有,真的是很煩人。
“水花兒,額給你講個故事吧。”項南實在悶,向李水花道。
“好的呀。”李水花點頭道,她喜歡項南寫得故事,但不好意思讓他給自己講。
“額給你講個射雕英雄傳的故事”項南笑道,“話說南宋的時候,臨安府,也就是現在的杭洲郊區,有個小村子叫牛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