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咱們寕夏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非常適合種水果。所以我認為這是個不錯的點子。”
他想讓金灘村種水果,除了優質水果能賺錢外,更關鍵的一點是,他有謝永強傳授的果木栽培技術。
其中很多技術,放到現在,都是很先進的,相當于半個專家。因此由他來指點村民,還是比較容易滴。
水花一聽,贊同的點了點頭。
她跟項南在南方玩這三個月,開闊了不少眼界,也知道城里的人都喜歡吃水果,而且水果的價格都還挺高。
像銀川的蘋果幾分錢一斤,賣到滬江、杭洲、蘇洲就得幾毛,價格要翻好幾倍。其中的利潤,想想就小不了。
定下栽培果樹,共同致富的目標后,項南開始籌劃去哪找樹苗,又該如何勸說金灘村村民,追隨自己栽果樹。
金灘村的村民個個都窮怕了,這就導致他們不敢冒險,不敢輕易嘗試,不敢做出改變。
劇中,凌教授教大家種雙孢菇。村民們剛開始也是一千個不情愿,一萬個不情愿。最后看到得寶賣菇賺了錢,才都跟著他一起種菇。
不過,栽菇兩個月就能見回報,種果樹起碼要兩年時間。期間,樹苗、澆水、施肥、修枝樣樣都要錢。
而且,種了果樹之后,地里就很難再種別的。這就連著兩年沒有收成。那對村民們是很大的考驗。他們未必敢于追隨呢。
另外,果樹需要的是規模效益。只有產量高了,才有外地客商來買果子。如果只是幾畝地的產量,外地客商根本不會來。
而就地販售的話,水果不像雙孢菇。寕夏這塊本就不缺水果,賣不上高價,要賺大錢,只能是往外賣。
自己往外運,就這么幾噸的產量,運到南方,利潤連車皮錢都不夠。到時候,賺不到錢,鄉親們見不到效益,還是不敢跟著干。
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因此,必須是一開始就得上規模,這樣才能有效益。
項南預估,一開始,起碼也得上兩百畝。金灘村倒是還有荒地,只是不知道,肯不肯讓他承包。
畢竟現在還是九零年代初,私人做生意都受限制,更別說大規模承包土地了。
就在項南準備回玉泉營,跟當地商量此事之際,銀川市的人就找了過來,希望能夠將項南樹為典型。
項南一聽,立刻點頭。
他正愁該如何跟他們打交道呢,這可真是瞌睡送枕頭,想啥來啥。
項南隨后就接受了媒體的訪問,將自己勇斗歹徒的經過,將自己的創作經歷,以及立志要帶鄉親們共同致富的心愿講了一遍。
這篇報道刊登出去之后,項南立刻就火了。
勇斗歹徒倒還是小事,關鍵是,一個農民居然成了作家,半年寫了近兩百萬字的文章,而且文章還出版了,賺了四十多萬
這可讓民眾們羨慕不已。
要知道九零年代初,萬元戶都還是稀罕物兒。
項南卻靠著寫文章,從一個窮山漢,一躍成為知名作家,還賺了四十多萬。
這可真是個奇跡怎能不令人羨慕
而項南立志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的心愿,也讓市里非常滿意。對于項南到村里承包土地,教村里人種果樹一事,大開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