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五年八月,白格格生下弘曦的二阿哥,名為永瑜,意為瑕不遮瑜,是弘曦親自取的名字,沒有遮了永瑾的光彩,明顯是地位比不得嫡長子的,此后有兆佳氏作為弘星嫡福晉進門,一時間風頭無兩。
兆佳氏依稀還記得自己被賜婚當日的情形。
圣上賜下圣旨,欽定她成為雍親王四子的嫡福晉。
對于他們兆佳氏一族而言,當得皇子皇孫嫡福晉實在是一份殊榮,前有圣上十三福晉在,后有她能當得雍親王四子嫡福晉,已經不求更多了。
畢竟雍親王的地位已不同以往,圣上年紀快到垂垂老矣的地步,雍親王極有可能奪得那個位置,如潛龍騰淵,非同凡響,她也有機會像堂姑一樣當得皇上阿哥嫡福晉,這對兆佳氏一族何嘗不是一次機會。
不光是她高興,額娘更是高興的直帶她去求神拜佛,后院眾多姊妹都羨慕她這樁婚事,畢竟嫁給誰還不是一樣嫁了,能嫁給皇子皇孫自是一件好事。阿瑪看她的目光較以往不同了,仿佛全家族的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萬般殷切萬般關心
當然,作為新媳婦頭一遭進門,她在進門之前好生打聽了一番雍親王府邸之事,她的夫君是雍親王側福晉所出,同胞兄弟姐妹還有四人,除卻最小的妹妹,還有兩位姐姐已出嫁,大哥早就娶得大嫂。
大嫂在進門兩年后才生得嫡長子,可見額娘是個好相處的,不會亂塞小妾給爺,而大嫂院里除卻自己的親生孩子,還有一阿哥兩格格,大嫂是個能容人的,她與這般的人相處應該會很自在。
爺在她進門后,雖說一開始沒有對她多上心,但也敬著她,院里只有一個小妾,還是頗不受寵的那種,于她而言,半分威脅都不具有。
常人都說這皇子皇孫的后院不好待,勾心斗角數不盡,但現在看來,并非全是如此,至少她現在挺舒心的,看來這求神拜佛以后還可多去幾趟。
兆佳氏越發覺得這樁婚事是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多少女兒家都羨慕不來,于新婚次日在正院同爺一起,給阿瑪和嫡額娘請安時也顯得格外心甘情愿。
雍親王看向兒子的目光格外欣慰,“成婚了就是要成家立業了,以后不得再任性了。”
“兒子知道了。”弘星認真應道。
福晉也笑道“夫妻倆以后好好過日子,嫡額娘就盼著你們什么時候給爺添幾對孫兒了。”
兆佳氏畢竟作為新媳婦頭一遭見著公公婆婆,得了這話臉上慢慢染上紅暈,“兒媳聽阿瑪嫡額娘的。”
彼時還有幾位嫂子也在一旁立著,也是過來給嫡額娘請安的,據說是幾天一次,兆佳氏退下幾步,對她們輕微點頭示意,不動聲色收回目光。
站在最前面的應該是大嫂鈕祜祿氏了,依次就是二嫂伊爾根覺羅氏、三嫂西林覺羅氏,都是端莊賢淑的模樣,稱得上是阿哥福晉。
只是二嫂和三嫂的氣色看起來不大好,臉上涂了厚厚一層脂粉,眼底的憔悴還隱約可見。
兆佳氏心里慢慢斷定這幾個妯娌在后院的情況。
待會她要給額娘請安敬茶,她還是和爺跟著大嫂吧,多跟大嫂了解一下這后院的情況以及額娘的性情,免得惹了額娘不喜,到底爺和大哥是同胞兄弟,她與大嫂的關系應當更緊密些,想必大嫂也是樂意的。
兆佳氏下決定后,在請安散去之時,一邊是和爺夫妻倆走著,卻也不忘時不時和大嫂攀話,弘星看在眼里,挺稀罕自己媳婦的自來熟的,這點像他,他喜歡,一時間對兆佳氏倒多了幾分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