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雍親王胤禛正式定下年號雍正,此后稱雍正皇帝,尊生母德妃烏雅氏為圣母皇太后,這一年也正是雍正元年,被接到皇宮的福晉和后院侍妾也正式有了歸屬的身份。
大清后宮本有一皇后一皇貴妃,兩位貴妃,四個妃位,六個嬪位,嬪位以下的貴人答應等分位皆無定數。
與皇上做了數十年的夫妻,嫡福晉烏拉那拉氏自然是為板上釘釘的皇后,除此之外,備受關注的自然是后院的兩個側福晉能當得何等妃位。
此刻,皇上對各個侍妾劃定的分位已經由奴才捧得圣旨去各個宮里宣讀了。
一大清晨,宋婉晴難得睡不著早早起來,心里也是掛念皇上要給她的位子,雖說她身為側福晉,肯定不會落下一個妃位,可這圣旨還未下,她心里總有些不安落。
必須是事情板上釘釘呈現在她面前時,她才能有一絲真實感。
“娘娘,想必蘇培盛公公就快來到咱們承乾宮了。”如云喜不自禁,一大早便精神的很,又是從私庫里拿出一些吉祥的物品擺在正殿,說是吉祥聚福氣,要在室內懸掛著,或是擺在桌面上,讓外人看看咱們承乾宮的福祿滿盈。
經如云的這些動作,宋婉晴稍稍減輕了一絲緊張感,話說如云倒是比她還要興奮,昨晚說是親自給她守夜,今早一大早還這么高興,怕不是這會兒是一整夜都是這么激動吧。
宋婉晴稍稍沉了沉聲音,“別著急,蘇公公這還未必出發了。”
這宮里頭頒布圣旨也是有一套流程的,先是高位妃嬪的先來,依次便是那些地位稍微弱的妃子,再其次就是一些不起眼的妃位了,像是常在答應又或是官女子,官女子是后宮中分位最低的妃嬪,處在宮女和嬪妃之間,地位最是尷尬,上不得臺面,常在答應好歹還有奴才伺候,屬于被后宮承認的妃位。
與此做對比的自然是皇貴妃的位置,皇貴妃是相當于副后的存在,可以這么說,只要皇后活著一天,這皇貴妃的位置就不可能立著,但是一旦皇后逝世,皇上并不想立后時,這皇貴妃的位置就已經相當于皇后了,統領后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當然這會兒皇上是不可能立皇貴妃的,皇后還活得好好呢,她就看著蘇培盛會率先去哪個宮里,是她這里還是年側福晉那里,這一前一后的順序很重要,重要到是她稱呼年氏為妹妹,還是被年氏稱為妹妹畢竟以前在府邸資歷那一套已經不管用了,在皇上后宮里,分位至上。
有了她和年氏這邊的開頭,剩下的圣旨也能各自下達了。
宋婉晴留在正殿里慢慢品著茶,心里的急切慢慢按耐下來,這事還不用著急,無非就是她和年氏之間爭個先后,年氏那邊還沒來人,她急也沒用。這事關鍵還是得看皇上,究竟是年家的從龍之功重要,還是她這為他生兒育女數十年的府邸舊人重要。
如云剛才還一直在外邊來回走動,時不時問得身邊的奴才可有蘇公公的動靜沒,得到的回答總是屢屢讓她失望,但不一會兒又打起精神了,今個可是娘娘的大好日子,可不能讓她敗了勁頭。
好在沒過多久,她眼尖就瞥見了轉角處的一處衣角,倏忽就看見一眾人過來了,心里不禁大喜,匆匆就跨進正殿,“娘娘,蘇公公過來了咱們承乾宮了。”
宋婉晴抓著茶杯的手一抖,臉上慢慢浮現出一絲笑意,“好極了,我就盼著這人來了。”也終于不讓她一顆心一直掛著了。
“側妃宋氏接旨。”蘇培盛慢慢走進了殿門,看見宋婉晴時,朗聲道。
宋婉晴和一旁的一眾奴才紛紛跪下,“妾身接旨。”
蘇培盛慢慢展開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之側妃宋氏,自朕藩邸時,事朕克盡敬慎秉性柔嘉,淑慎性成遵圣母皇太后諭旨即刻冊封為貴妃,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