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有血緣關系,二房這一家子就別想這么容易逃脫。
年中時,宋婉晴早就忘卻高氏這一事了,她只知道高斌的確是不情不愿的舍了自己的女兒,又知道她特意放出的不滿有包衣奴才存心謀算阿哥的口風,才善罷甘休,在朝廷中當個孤臣,既不親近二阿哥,也不敢對大阿哥太過諂媚。
就怕是有人刻意針對他,或是宮里的皇貴妃對他有不滿。
宋婉晴清楚這件事算是解決了。
如今她是要給弘曦再立一個側福晉弘曦成了親王后,側福晉的位置還空著一個,先前在皇上未注意之時,弘曦的侍妾少一點也無所謂,反正弘曦不好女色,她也不想給兒子后院添太多人。
可近來二阿哥院里頻頻傳出哪個侍妾又流了孩子的事,這才引起了皇上的重視。畢竟二阿哥早些年的長子和次子都是活到八歲就沒了,有體弱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后院侍妾傾扎。
二阿哥不敬重嫡妻,后院侍妾是幾位阿哥之中最多的,子嗣卻是留的最少的,只有六女二子。其中兩個兒子都是體弱的,在高氏進門后僅剩一個八歲的兒子,兼后院里的格格總是懷了又流,皇上注意到時直叫一個大發雷霆。
讓二阿哥免了差事,在府邸反省自己。
宋婉晴本來還在默默的看好戲,沒想到皇上在二阿哥身上發完氣后,轉眼又注意到大阿哥后院,對比之下,皇上態度溫和一些了,不過還是有些不滿的,這二兒子重女色,大兒子未必也太清心寡欲了。
得嘞,皇上遷怒也就罷了,居然還讓她親自將大兒媳叫到承乾宮好生譴責一番。
在皇上眼里,自己的大兒子是頂好的,千錯萬錯都是兒媳婦的事,為了避免皇上繼續遷怒,宋婉晴默默扛過了給兒子選側福晉和侍妾的大旗。
格格是派了一個章佳氏和一個蘇氏過去。
而側福晉還不好說,總得要個脾性好、不鬧事的,高氏那樣的側福晉大概也只有二阿哥能受得住,不然怎么在進門之后二阿哥艱難保住的兩個兒子突然沒了一個,可能二阿哥能相信意外,但這種事不可能有意外。
像烏拉那拉氏這樣的側福晉就挺好,多年來與嫡福晉處在同一片天地中,卻能一直不爭不吵、獨善其身。
在皇貴妃傳出想為端親王納側福晉的消息后,承乾宮到來的命婦可謂是絡繹不絕。
宋婉晴想都不想直接將家有合適貴女的命婦留下,其余的只觀望一眼就讓其退下了,畢竟有些人是單純過來打探消息的,家里的女兒要不是還未長成,要不就是性子不大符合自己標準的。
她對這般的女子沒有惡感,甚至還是挺喜歡那些活潑的女子的,但是在選側福晉方面,還是偏向烏拉那拉氏這樣溫和性子的,成了親王側福晉,在弘曦登基后直接就是妃位,甚至于是貴妃位,怎能不注重從根源看起。
況且這些命婦過來向她獻殷勤,不就是為家族謀求將來的妃位,甚至是貴妃位嗎如果只是為了一個側福晉的位置,大有其他阿哥的側福晉之位空著。
如此,她有要求也不算嚴苛,都是在合理的規則內。
宋婉晴最終選中的是護軍參領雄保之女章佳氏,護軍參領為正三品官,此女又是與圣祖爺的敬敏皇貴妃同出一脈,普通阿哥的嫡福晉都當得,側福晉更不在話下。
當然在這之前還有一個兩江總督章佳尹繼善的女兒也在選擇范圍內,不過,這位章佳氏的父兄身份比起嫡福晉鈕祜祿氏的,那是一點都不差。
她總不會為兒媳婦找不自在,雖然她更喜歡的是后面這位章佳氏的性子,不過側福晉又不能常常進宮與她見面,她喜不喜歡都不成問題。
解決完兒子側福晉的事后,皇上那邊也滿意了,不緊不慢地下了圣旨,是月,章佳氏進門。
宋婉晴默默估算著大兒子的情況。
嫡福晉是名門出身的鈕祜祿氏,家族里出了一任皇后,為圣祖爺的孝昭仁皇后。
側福晉有烏拉那拉氏,也是名門出身,家族里也出了一任皇后,為皇上的孝敬皇后。
側福晉有章佳氏,家族里沒出皇后,可是也有一個圣祖爺的敬敏皇貴妃。
她就好奇了,就算之前弘曦的側福晉之位還空著,高斌怎么有勇氣打著她兒子的算盤,把女兒塞進這個后院里,怕不是高氏連膽子都嚇出來。
不過這樣也好,兒子的側福晉位置填滿了,就沒人再打著主意了。
之后的事就是兒子后院的事了,她只管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