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寧嬪正式被皇上下旨冊封為寧妃。
似乎是與皇貴妃娘娘有關,說是寧嬪陪伴在皇上和皇后娘娘身邊這么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便勸說皇上將寧嬪破例提拔為寧妃,意為沖喜。
至此,宮里有了五妃,嬪位空無一人。
面對這一破例,宮里的妃嬪都知道寧妃的身子骨是極不好了,不然皇貴妃也不會特意跟皇上說起這件事。
因而沒有一個人在意這件事,偶爾景仁宮還迎來一兩位客人,為靜妃,為安妃,亦為定妃,都是在府邸共同處了幾十年的老人,彼此間熟的很。
宋婉晴心里有些悶悶的難過,但在面對寧妃三番四次求她為七阿哥娶嫡福晉的情形后,她就減少了去景仁宮的次數。
她知道寧妃擔心在自己去了的時候還來不及看到弘晟娶妻生子,可要是她這么做了,寧妃連支撐自己的精氣神都沒了,況且弘晟還親自過來求她別同意額娘的請求,他現在無心顧及妻兒之事。
如此便是答應了弘晟的請求。
讓弘晟好好陪著寧妃身邊過完最后一段日子。
同年五月,寧妃身子越發虛弱。
九日,寧妃躺在病床上已經沒有力氣說話,到二十四日時徹底沒了生機。
終是以妃例下葬。
又一故人離世,宋婉晴默了許久,再次抬頭時,將手中抄的一沓經書放入火盤里,微微撩起的火焰很快吞噬了經書,升起的煙襯得她的臉色極朦朧,看不出眼底的深淺。
這樣就好了吧
她誠心祈禱了這么多回,皇后娘娘和寧妃會投個好胎吧,望以后還有再見面的時候。
什么時候再見著都可以,只要不在皇宮、后院里就好。
寧妃逝世,景仁宮暫且沒了主位。
不過寧妃在逝世前曾經想推身邊的那貴人為嬪,宋婉晴暫時沒有答應。
只讓奴才好好守著景仁宮,偶爾注意那貴人的動靜。
同時也應了弘晟為養母守孝,三年內不娶嫡福晉的請求,等三年期滿,弘晟不過舞象之年,還未到弱冠,那時候娶妻雖然遲了一些,卻也不算過分。
畢竟弘晟是為了孝順寧妃才有如此請求的。
皇上也沒有意見。
觀望了一兩個月,發現那貴人雖是個精明的,但手腳還算干凈,便奏了皇上將那貴人提拔為嬪位,算是在皇上登基后進宮的妃子里面位置坐的最高的了。盡管那貴人成嬪后沒了封號,也沒有坐上景仁宮主位。
但是依這結果而言,半腳踏進妃位,勉強能被后宮高位妃嬪看在眼里了。
宋婉晴確實是顧及保留寧妃生前在景仁宮留下的痕跡,才沒讓景仁宮唯一的嬪位當上主位,就如同她當上皇貴妃以后,從未有過一絲想要住進中宮之主所在的坤寧宮一般。
皇后娘娘生前的痕跡都還留在坤寧宮好好保存著,偶爾想故人時就去宮殿里晃蕩一圈,這也是皇上默許的。
八月中旬,宋婉晴得知定妃薩克達氏突然病了,心里驚了又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