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皇上精神突然好了一些,似是回光返照,又似是病情穩定了,心情看著很是不錯,偶爾將太子叫到跟前訓事。
旁人不敢多說,生怕皇上哪兒出了差錯,反倒自己大禍臨頭。
宋婉晴見他好了許多,心里不知是松了氣還是繼續提心吊膽,她總覺得自己多了一些莫名的心軟,這一兩天刻意的免了與皇上接觸的次數,借口將立太子妃一事處置好后,又望著乾清宮的方向久久不能回神。
雍正這邊卻像是預料到了什么似的,不單單挺著病體在朝廷上快刀砍亂麻,將一些黨派的問題處置好,還有一些朝廷上站隊不穩的墻頭草也去除了,回到乾清宮又是一陣陣忙碌。
他不是不知道自己身體的問題,只是有些事情拖不得了,越是拖欠,給太子留下的問題越大,他要給太子留下一個河清海晏、物阜民豐的大清江山。
這是他在皇阿瑪身上接過的重責,也是他能一展平生抱負的權力,而接下來,他要將這份責任、這份權力傳承給太子,只望他辛苦教出來的繼承人是個大有可為的,不僅能守住大清江山,也能一展大清雄威。
只是偶爾忙碌之時,看著皇貴妃送來的藥膳,心里難免有了一絲愧疚之意,他終究是不能陪著婉晴去一趟大江南北了。
或許所有人都沒想到會有這一天的來臨
十月七日,皇上或許預感到自己時日不多,便正式下達旨意,立皇貴妃宋佳氏為皇后,并以此昭告天下。
是日,朝廷眾臣、皇親貴族都還來不及反對,皇上已經是吩咐禮部準備皇后冠服、冊文等等一切冊立皇后所需的物品,所謂來了個先斬后奏。
平常時候都是先冊封,后讓禮部花費好些個月準備的,如今禮部動作來的這般迅速,可見皇上是私底下先吩咐下去了。
好些個滿清貴族倒是半分言語都反駁不得呵,皇上躺在病床前,又不得上朝,他們哪來的話反對皇上不把他們氣著已經算好了。
罷了罷了,左右都昭告天下了,他們也反對不得,太子生母,勉強當個皇后也行。
雍正心里想的也不是多么復雜,也不是想著一定要皇貴妃成為皇后,只是與皇貴妃相處了這么多年,他心里能隱隱感受到婉晴對于想成為他妻子的執念。
又念及婉晴對他的用心,還有以后他不能常常陪伴這人,若是立了皇后,讓她開心一些,那也算是彌補遺憾了。
畢竟他的的確確是許了承諾,給了婉晴念想,他心里著實是不忍。兒子那邊,他可以吩咐太子以后如何治理大清江山,幾個阿哥又如何輔助太子,可在皇貴妃這里,他不能什么都不管。
若是他什么都沒有留下,婉晴一定很難過吧。
冊封皇后的圣旨一下,后宮一片嘩然。
誰能料想皇上竟然在這節點就冊封皇后了,還是冊封皇貴妃為皇后。
后宮妃子曾經一度猜測過的事實成真了。
妒忌者有,腹誹者有,不甘者也有。
皇貴妃不過是漢軍旗包衣出身,仗著兒子和資歷才走到如今的地步,本以為皇貴妃已經是最高的頂點了,怎料想一下子就坐到了中宮之位。
這般的際遇,她們是想都不敢想的。
可是不接受也不行,皇貴妃、不,現在能稱之為皇后了,皇后有太子,有諸多的兒女,還有皇上的敬重,她們又豈能扳倒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