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被劉嘉看到的時候,他還擔心被劉嘉嘲笑迷信。
劉嘉完全不覺得有什么問題“心理暗示也是很重要的嘛,有人聽說自己確診癌癥,當場就站不起來了,回家五天就瘦到不成人形,結果發現是醫院搞錯了,他壓根就沒事。”
“那你信這些嗎”
“需要的時候都信,不需要的時候都不信,我還轉發過錦鯉,掛過柯南呢。”
船上有不少是往來于歐洲和美洲的商人,不時的討論一些國際形勢,以及倒騰哪些東西比較容易賣。
劉嘉身上穿的毛衣讓女士們十分好奇。
現在大家都很老實,如果毛衣上有蝴蝶結,那就真有一個蝴蝶結立在那里,但是劉嘉毛衣上的蝴蝶結只是毛衣的花紋而已。
這是上次撿到的員工艾爾莎的設計,她很對搭配,對設計也有特別的心得,雖然不算是像蘋果手機橫空出世對整個智能手機的大顛覆,但也足夠讓人耳目一新。
劉嘉忙著到處介紹她的產品,還沒下船就簽了一單又一單。
被晾在一邊的顧宗華也只好自己找點事干,在字面意義上的閑極無聊中,他結識了輝瑞公司的喬治安德森,兩人對未來醫藥的發展達成共識,安德森熱情邀請顧宗華和劉嘉到輝瑞公司作客。
船上廣播通知,前方就是紐約港,請各位抓緊時間在船上縱情飲酒,等踏上美國的土地之后,就只有淡而無味的低度酒,還有價格昂貴的私釀酒。
甲板上到處都能看見狂飲的人,還有人已經喝得暈乎乎,拿著酒瓶大笑高歌,人們如同古希臘酒神的狂信徒一般瘋狂。
劉嘉和顧宗華不堪其擾,便躲回船艙里安靜一會兒。
“你以前來過紐約嗎”顧宗華問道。
劉嘉笑著說“當然來過,還坐過地鐵呢,嗯,那次的經歷實在不怎么美好。”
“遇到壞人了”顧宗華斂起笑容。
“那倒不是,我進錯門了。”劉嘉哼了一聲,當時,她沒看清地鐵朝向,就直接進門,結果不幸的發現,不僅走到反方向的站臺,而且還沒有可以走到對面的路,必須從進來的門出去,然后走到馬路上,再找到正確的站牌下去。
“幸好管理員還在,他看了我的票,就直接讓我進了,不然,還得再買一張票。”
劉嘉又笑起來“你以前坐紐約地鐵的時候,有發現地鐵上的人都愛讀書嗎”
顧宗華想了想,搖搖頭“我到紐約都有車接送。”
“哼,富貴人家的公子。”劉嘉哼了一聲,接著說“我所在的時代,有人說外國人都愛讀書,就算在地鐵上,也會手里拿本書讀,不像中國人那么浮躁,一個個手里就知道拿著手機看小說看視頻。
剛開始我覺得這個結論有毛病的地方是,外國人手里拿的書未必不是小說啊,在手機上看西方經濟學做考前沖刺,難道也算浮躁
后來,我到了紐約,這是我去的第一個一九零幾年就有地鐵的城市,我才發現,問題就更大了,根本就不是什么喜不喜歡讀書的問題,是地鐵里根本就沒有手機信號全程都沒有,我還得把手機開到飛行模式,不然一直搜索信號,等到站,我的手機都沒電了。
再然后,倫敦地鐵終于有信號了,我看他們全民也都拿起手機,沒見誰拿本厚書。”
顧宗華笑起來“你不是說,你那個時代,中國許多人都上網了嗎怎么還會發生這樣的事”
劉嘉撇撇嘴“我那會兒還有一個詞,叫村通網。”
隔著舷窗,已經可以看到岸上鱗次櫛比的超高大廈,紐約到了。
去酒店安頓下來之后,劉嘉和顧宗華便分開,各自拜訪自己要找的人。
顧宗華去華爾街,而劉嘉前往位于上東區的第五大道,約定晚上六點在百老匯的亨利米勒劇院門口見面。
劉嘉壓根不知道亨利米勒劇院在哪,她只去過一次百老匯,還是跟著手機導航走的。
沒關系,這不重要,去百老匯再打聽,一定能找到。
此時的第五大道旁已經冒出了很多奢侈品專賣店,大大的招牌,閃閃發光的裝飾招攬著來來往往的人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