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再有人遷怒劉嘉,她才不要冒這個險。
不過,也不是不能做。
劉嘉想起在自己的時代,有一種東西叫基金。
類型眾多,像很多人知道的余額寶余利寶,就是其中一種名為貨幣型基金的東西,穩如老狗,當然,漲得也慢如蝸牛。
顧宗華告訴過劉嘉,在1921年的6月美國股市開始向上,一直上到1929年的那個黑色星期四。
聽完劉嘉的話,顧宗華想了想,問道“你是為了廣播的收聽率”
“嗯”
顧宗華笑起來,搖搖頭“此事,正有一比。”
“比什么”劉嘉不明白。
“就好像,我挑起兩國紛爭,是為了賣軍火。你挑起兩國紛爭,是為了寫出頭條新聞。”
劉嘉摸著下巴琢磨,然后,她靈光一閃“軍火也賣,報紙也賣,這兩邊又不沖突,你說是吧。”
劉嘉雙眼放光“要是挑起兩國紛爭的同時,還能接一單暗殺的活,也不是不行啊比如收貨人的對頭委托”
“咳”顧宗華清了清嗓子,“我想稍微提醒一下,要是你把客戶干掉了,除了會招來報復性追殺之外,以后也不會有任何組織或個人會在你手里買貨。”
“”此時劉嘉終于想起,世上還有一件事叫職業道德。
“唉,那只能賺兩份錢了。”劉嘉為想像的事件中少賺的錢而真情實感的嘆息。
現在劉嘉有兩條路可以走一種是讓已經有資質的金融公司,比如摩根財團,去做基金。
還有一種就是她自己注冊,然后重新招兵買馬。
后者在招聘上會有一定的問題,各個公司的資深投資經理都是寶貝疙瘩,寧可加工資,也不愿意放人走。
劉嘉這么一個由化妝品公司起家的新公司,正經資深投資經理都不會想跳過來的,風險太大。
于是,劉嘉選擇了后者。
她注冊了一家金融投資公司。
全世界最早的證券投資基金誕生于1924年的波士頓,現在,時間提前到了1921年的紐約。
之所以會出現在波士頓,完全是因為,波士頓旁邊的劍橋市有一個小有名氣的大學哈佛。
而這基金的創立者是哈佛大學的兩百位教授。
兩百位教授,一共湊了五萬美元,然后金融、經濟的教授們,通過他們聰明的大腦,打理這五萬美元。
劉嘉跟摩根財團投資分析部的人都已經熟了,她有意無意從他們那里打聽他們是在哪里上的大學,教授怎么樣,又說了些學校里的趣事。
會被摩根招進門的人,絕不是平庸之輩,他們幾乎都畢業于常春藤聯盟的八所大學,其中就有好幾個是哈佛的。
劉嘉從他們那里打聽到有些教授確實有投資習慣,分析的也很到位,然后,她記下這些教授的名字,親自上門拜訪。
她游說幾位投資意愿較為強烈的教授加入,擔任公司的兼職分析師。
劉嘉不缺五萬美元,她缺的是“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的頭銜。
一個剛剛成立的小公司,沒有任何財團的基礎,憑什么讓人相信這個公司能賺錢,愿意把錢投給她。
幾乎沒有金融監管的時代,辦個公司比訂牛奶還快。
劉嘉的“大美利堅金融服務公司”就這么注冊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