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門的這幾天,我們就睡在這里,保證沒事”
劉嘉點點頭,讓錦兒給他們準備晚飯,自己穿了件外套就出去了。
在銀行家找她之前,她就已經敲定了廠房和裁縫機供應商,就是沒有最后付錢。
本來想回來再慢慢辦手續,現在看容不得她慢慢來了。
出租廠房的人在全家給小女兒過生日的時候被劉嘉上門抓走。
第一位賣裁縫機的經銷商不在家,據說在辦公室加班,劉嘉在他辦公室沒找到他,當機立斷抓了之前看好的經銷商名單里的順位第二名。
她當機立斷簽了廠房租賃合同,買下了二十套縫紉設備。
這個時候想再找法國人做打掃工作,那是不可能的,通過小個子和彭舉的介紹,劉嘉又請了幾個手腳勤快的留學生。
另外讓人高興的是,留學生里有些手腳伶俐的,得知劉嘉是想搞個制衣工廠,紛紛毛遂自薦,劉嘉讓他們按著畫好的紙樣,在布上排版剪裁,這是最簡單的工作,只要細心,手腳快一些就行。
最后她挑了十個留學生專門兼職裁布,裁夠數量就下班,剩下的事交給專職裁縫。
第二天一早,六個來上班的裁縫被一輛車帶去了工廠。
工廠里有成套的縫紉設備,還有幾個正在彎腰裁布的人。
劉嘉告訴她們,以后她們就在這里工作。同時又規定了生產流程。
第一個流程是裁布,第二個流程是做主體部分,第三個流程上袖子等等零件,然后是上拉鏈、整理、剪毛頭,最后是打包裝袋。
裁縫一動不動的坐在原處,把未加工的衣服從左邊筐子里抓出來,縫好之后,再投進右邊的筐子,有專人把加工完畢的筐子送到下一個流程。
接下來是全員進行測試,劉嘉站在高處觀察,不斷調整工藝細節,確保沒有一個動作是多余的,沒有一個流程是需要走回頭路。
試了幾回,大家都適應良好,沒有什么問題。
劉嘉把錦兒留下做為監管,自己先去刊登招聘裁縫的廣告,再去買門。
原來的門是自帶的,劉嘉也不知道應該要怎么挑門,于是,她用了最簡單的方式直奔口碑最好,售價最貴的裝飾店。
“ea小姐,你原本的那扇門實在太樸素了,應該加一些裝飾,才能更加突顯個性。”接待經理像極了屈臣氏的促銷員,熱情到不行,甚至企圖把大教堂氣質的彩色玻璃推薦給她。
劉嘉聽了幾句,便讓他打住“讓我看看樣品。”
最后她挑了夾絲玻璃,門腰的中間用磨砂工藝蝕刻出eashoe的紋樣,再加上一對暗藏的把手,不會勾到客戶的頭發和衣服。
“您可以考慮加上金屬鑲邊,更豪華。”
“不,如果玻璃碎了,金屬邊會劃傷人。”
“您要不要在門頭加上一對女神浮雕,看起來更有內涵。”
“不,如果玻璃碎了,女神浮雕掉下來會砸到人。”
經理提出幾個建議,都被劉嘉否決了。
經理非常無奈“哦,ea小姐,您可以對我的門有充分的信任。”
此時的他還不知道為什么一個高級女裝店的老板對門會被擠破這件事這么有自信,直到他看到了早晨的報紙,那一地的碎玻璃,還有踩著玻璃尸體還在往里擠的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