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現在的審美,這衣服是沒法穿出去的,只會被人笑話是不是來參加中世紀風格的化妝舞會。
不過改改,應該可以做成晚禮服。
衣服的料子非常好,就連口袋襯布都是厚實的絲綢,鈕扣也是鑲寶的,不知道那些寶石被削出了多少個面,在光線下看,藍色半透明的鈕扣一層一層折射著炫爛的光彩。
這樣好看的衣服,盡管過時了,也是一件縫紉藝術的瑰寶,劉嘉不忍心對它動任何一剪子,就像老爺車那樣,反正她也沒有什么迫切需要把這衣服拆了重做的理由。
只把它修補好,讓它恢復往日的模樣吧,將來如果有哪位歷史學家想要考證沙俄時代的服裝,也能當論文材料用。
劉嘉一點點檢查衣服上的破損和缺失的珍珠、琉璃管。
缺失的珍珠共計三十七顆,琉璃管五根,破損有三處,可能是老鼠咬的。
琉璃管在玻璃工坊就能訂到,破損自有“界線”的方法可以織補的天衣無縫。
唯獨珍珠不好找,缺的幾顆珠子的顏色除了白色,還有金色和紫色。
每顆都是正圓。
沙皇搞來的正圓珠肯定都是天然貨,劉嘉搞不來。
天然正圓珍珠貴的要死,沒必要,沒必要。
劉嘉知道這個時候肯定已經有人工養殖珍珠,反正只是縫在衣服上,沒必要跟天然還是人工較勁。
她向卡地亞、寶格麗打聽關于珍珠的采購。
anan告訴她一個信息,日本人御本木已經研究出akoya人工養殖珍珠,是完美的正圓形,今年年初卡地亞進了一些貨,如果劉嘉想要的話,她可以賣給劉嘉一些。
“其實,中國在11世紀的時候就養殖珍珠了,你們沒有去中國問問嗎”劉嘉記得在博物館里看見過包裹著珍珠層的珍珠,那玩意兒絕對是人工植入了佛像形的珠核包出來的,珍珠才沒這么佛系。
anan疑惑地問“中國沒聽說過。”
劉嘉這就不服了,她找到正在放假的阿牙,問他在國內的時候有沒有見過人工養的珍珠。
阿牙點點頭“見過,但是質量都不太好,珍珠外層都有瑕疵,一點都不圓潤。”
劉嘉想起自己有一串壓箱底的珍珠手鏈,她嫌戴著硌手,就一直放在行李箱里,她把那串珍珠手鏈拿出來給阿牙看,問他能不能看出來是野生的還是人工養殖的。
阿牙拿起來對著光,瞇起眼睛掃了一眼“人工養殖的,好大一顆珠核。”
劉嘉說“可是,這珠子就很好。”
“很好是很好,但是你知道這是從哪地產的,哪家來的嗎”阿牙只想趕緊把老板送走,大過節的,看著老板,他害怕。
劉嘉被他問的語塞,確實,她不知道。
別說這個年代,就連她自己的年代,她也只知道太湖流域出養殖珍珠,卻不知道有哪幾個國內珍珠的牌子,最熟的還是ikioto珍珠和tasaki珍珠,其他的就是各家珠寶公司順帶著賣的珍珠飾品,不算珍珠專業。
anan對在日本采購的珍珠非常喜歡,也熱心介紹給劉嘉,她不明白為什么劉嘉明明有好珍珠,還不肯用,非得再繼續打聽。
她讓劉嘉到自己的公寓來,給劉嘉看了幾顆御本木珍珠,確實又大又圓,而且特別的亮,與普通珍珠不一樣的亮。
akoya珍珠有小燈泡之稱,直至21世紀,中國人也不知道那珍珠層里到底有什么東西,可以讓它們那么亮。
國產珍珠有些也可以仿的像,但是操作手法是把生成的珠子發到日本,日本人對珍珠做了一些不知道什么事情再發回來,珠子它就亮了。
用很多中測量手段,都測不出來。
anan說“你就不要再找啦,日本人是世界上第一個做出養殖珍珠的國家,做了二十多年,不會再找到工藝比它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