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雪山上的人們與后世那些花花綠綠的風格真的好不一樣,一水的黑和灰,真的有一種“拆了雪橇就能進辦公室”的感覺。
隔窗往溫暖的休息室里看,脫下黑與灰外套的人們露出的毛衣也很是無趣。
劉嘉走進門,一陣寒風吹進,屋里的人們下意識地向門口看來。
“呼,今天真冷啊。”劉嘉說著,把自己的外套脫下來,露出里面那件藍底白雪花的毛衣。
白色的雪花與藍底色之間是斷點狀連接,看起來十分輕盈。
她的脖子上戴著一只伸手去夠落在鼻子上雪花的小黑豹,活潑又調皮。
在座的女士們出于禮貌,很快挪開視線,但是在劉嘉坐下,點單的這段時間,有許多人都在偷偷打量著她的衣服。
咖啡和小點心上了,劉嘉伸出手,她的手指在閃
指甲上也彩繪著雪花,六角形雪花的中心不知粘了一顆什么東西,在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不一會兒,就有人過來打聽,她的指甲、她的毛衣和她的項鏈是在哪里買的。
項鏈和毛衣還好,可以托人帶過來。
指甲就不行了,一定要本人親自去巴黎的eashoe,這讓住在其他地方的女士們表示非常遺憾。
劉嘉告訴她們“我聽說,很快就會有非常方便的指甲彩繪了。”
女士們十分好奇,劉嘉卻賣了個關子,不再多說,只告訴她們ea的郵購目錄上會有。
“還有郵購目錄”大家十分驚訝。
劉嘉感嘆這個時代就是很不方便,連隔著英吉利海峽的倫敦都有許多人知道的東西,怎么在法國與瑞士意大利交界的地方還沒有傳播到。
與滑雪運動不一樣,花滑講究的是三點好看好看還是好看
比賽時穿的衣服不能影響動作,最好能把動作的美強化。
對于款式,劉嘉也很為難。
運動會排斥女選手是有歷史傳統的。
在很久以前的古代,女人連觀看的權力都沒有,第一個打破這個規矩的是一位冠軍的母親,如果不是她的兒子得了冠軍,已升格為半神之身,沒人敢懲罰半神的母親,那她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1896年的第一屆花滑世錦賽上倒是沒有嚴厲禁止女人參賽,因為組委會根本就沒想到女人這種應該待在家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動不動就昏倒的生物居然可以參加花滑比賽。
當1902年,一位英國女選手拿到銀牌之后,組委會的老爺們非常生氣,馬上做了一個規定,說因為女選手穿的長裙讓評委看不清腳步的細節動作,所以女人不能參賽。
還是這位女選手,執著的參加了1908年的倫敦,拿到了金牌。
老爺們在1988年又出了新規定,裙子必須過膝蓋,不得穿緊身衣和連身褲。
盡管現在沒有這個規定,可是花滑隊的姑娘們還跟上次見一樣,不敢違逆家里的要求,穿短裙什么的是萬萬不行的,穿褲子也是萬萬不行的。
老爺們還沒出規定,她們已經不敢越雷池一步。
所以劉嘉的設計思路是敦煌飛天風格的比賽服。
寬松的燈籠褲,看起來不那么褲子。
腳腕處扎緊,不影響運動。
上半身是緊身的短衫,用亮片與水鉆拼出了敦煌菩薩戴著的瓔珞模樣,一串一串掛在身上。
這身衣服已經做好帶了過來,劉嘉本來想嘗試說服法國花滑隊的人試穿一下。
可惜,沒有一個人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