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法國人一向認為自己對時尚的品味遠高貴于英國人,英國人代表著古板、僵化、抱著皇室的榮耀不肯撒手。
他們說eashoe太浪,法國人就說英國人食古不化,沒見識沒品味,還活在十八世紀。
于是,在劉嘉都不知道的世界里,她設計的花滑服成為抨擊英式老土審美的武器。
法國女子花滑隊立志要在北歐運動會上出彩,就算做不到技壓群雄,她們至少也要掙個艷壓群芳。
就是這么有勝負欲
“這次你們決定音樂和動作了嗎”劉嘉問道。
花滑隊的隊員們不明所以,她們只是想過來做衣服,穿在身上好看、便于運動就行。
“音樂”隊長很詫異,他問道,“音樂是什么”
劉嘉更驚訝“你們到現在還沒有決定音樂嗎”
“為什么還要有音樂”
此時的劉嘉并不知道,現在的花滑,就真的是花樣滑冰,跟音樂一毛錢關系也沒有。
全場就在一片寂靜中,默默地看著一個人,或者兩個人在冰上“哧溜”“哧溜”“咻”
直到1932年,才有第一個帶音樂的花樣滑冰。
而且,那還不是后世的放碟,而是在冰場上放了整整一支活人組成的樂隊,現場吹拉彈唱。
至于英國校際表演賽為什么有,完全因為那只是大學生之間的活動,又是表演賽,娛樂成份居多。
本來她們并沒有想到還可以配樂,是劉嘉一直對她們說音樂音樂,讓她們誤以為配音樂是法國人最新搞出來的新花樣。
本著法國人要有,我們也要有的精神,她們才沒有對劉嘉給她們找音樂的行為有任何的質疑。
所以,她們才在表演賽上用大喇叭放了音樂。
全場獨一份。
音樂響起時,所有觀眾都被震驚了什么花滑還能配音樂
當然也沒有人反對,沒有人知道這算不算違規。
因為沒有規定說在比賽的時候,場外能發出什么聲音,不能發出什么聲音。
現在她們都不知道,自己能拿冠軍,到底是衣服勾了評委的魂,還是因為音樂,亦或是她們的技術當真那么牛逼。
隊長向劉嘉解釋了半天,才讓她清楚的知道,現在正式的花滑比賽是不用音樂的,現場也不確定有沒有可以播放音樂的工具。
至于故事性,那就更沒有了。
好好的花滑,搞得跟考駕照的科目二一樣,默默做完所有規定動作,然后滾蛋離場,等評委評分。
劉嘉被真正的花滑比賽規則搞懵了,她愣了一下,然后對姑娘們說“那,規則有禁止用故事性的節奏來編排動作嗎”
“沒有。”
唯一的要求就是把這個難度之下的動作該展示的都展示出來,至于怎么展示,可以由各隊自由發揮。
劉嘉點點頭“那還是可以搞出劇情的嘛。”
她拿自己做服裝秀的例子出來,告訴姑娘們以前的秀場就是找幾個模特,往前走,轉一圈,再離開,非常無趣,除了大牌做的秀,媒體會報道衣服,之后就無聲無息。
但是eashoe的兩場秀,卻讓媒體和社會津津樂道了好久。
“你們的目的,不就是要壓過其他各隊嗎當然要有足夠的話題度,光衣服好看,是不會火太久的。”劉嘉循循善誘。
不愧是法國的姑娘們,她們很快接受了劉嘉的理論。
然后,她們決定回去先跟教練討論一下選擇什么故事,劉嘉建議她們選擇受眾面積比較大的一些童話故事,或者歌劇。
千萬不要選小眾內容,不然觀眾根本不知道她們在演什么,沒有共鳴,就等于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