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現在就交給你一個調查的新任務,找人蹲守在幾個大型百貨公司賣剃刀的柜臺,盯三天,看看一天有多少人來買女士專用的剃毛刀,買的都是什么牌子。”
錦兒接下任務。
這邊劉嘉接到auto廣告部的電話,問她有沒有興趣在他們組織的比賽上打廣告。
“什么比賽”
“環法自行車賽。”
這個比賽非常有名,起源竟然是法國的媒體界之中的猶太人和反猶太人勢力大撕逼。
auto為了跟幾大反猶媒體唱對臺戲,于是辦了環法自行車比賽。
比賽那會兒的報紙銷量從兩萬五,猛增到六萬五。
劉嘉當年看到這段八卦的時候,忽然想到經濟學上提到的馬太效應,真是越有錢就越有錢,沒錢的人哪會為了爭一口氣,辦一個全國性的活動。
如今這個神奇的媒體找到她了,廣告部的人找到她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荷蘭女王去幾個國家出訪時,在幾個國家瞎轉悠,被他們的駐外記者看見了,以及聽說女王騎的自行車有一些地方的設計是劉嘉出的主意。
他們覺得劉嘉應該是個對自行車運動也很有興趣的人,也愿意在自行車賽車上投廣告。
“誒她穿了我怎么沒感覺到”根本就沒有人來預訂啊,跟上次英國王子穿愛瑪仕造成轟動狂搶的效果完全不一樣。
對面愣了半天才憋出一句“這可能與現在女性騎自行車的人數不多有關系。”
是啊是啊,現在還認為女人騎自行車會導致“自行車臉癥”呢。
“那我投什么廣告,都沒有女人騎自行車。”劉嘉不開心了。
對面猶豫片刻“其實,我們有計劃舉辦一場女子自行車比賽,但是資金問題,暫時沒有找到贊助商。”
劉嘉馬上說“如果有足夠多的選手報名的話,我可以贊助。”
“如果您可以確定的話,我們可以馬上開啟招募活動。”對面說。
“好的。”
掛了電話,auto的廣告部職員長長吐出一口氣,坐在他身邊的同事困惑地看著他“我們什么時候說要辦女子自行車比賽”
“剛才。”職員站起身,敲開總編的門“威廉先生,您好,是這樣的,剛才我與ea小姐通話,她說希望舉辦一場女子自行車比賽,她愿意贊助,只要有足夠的人報名參加。”
總編摸著胡子“你知道舉辦一場比賽,有多么麻煩嗎”
“是的先生,我去年的工作是協助環法自行車賽的前期籌備到收尾的工作。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們的銷量比我們的競爭對手多賣出3倍還不包括廣告收入。”
總編叫來幾個人討論一番之后,最終決定,可以在報紙上刊登比賽招募信息。
法國的女士們對自行車的興趣本來不是很大,直到她們看到末尾的獎金那一欄。
什么興趣不興趣的,不要跟我談興趣,談錢
作者有話要說劉嘉“這事我熟,不就是農村窮小子如何成為洛克菲勒女婿與世界銀行副總裁的故事嗎利用信息差三頭運作,極限微操,玩成了就算你贏,玩脫了就是詐騙犯。”,,